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2 农村信息化基础理论 | 第17-2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1.1 信息化 | 第17页 |
2.1.2 农村信息化 | 第17-18页 |
2.1.3 农村信息化建设要素 | 第18页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2.2.1 诺兰模型 | 第18页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8-19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3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3.1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概况 | 第20页 |
3.2 察右前旗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3.3 察右前旗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 第21-23页 |
3.3.1 “村村通”信息服务模式初见成效 | 第21页 |
3.3.2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 第21页 |
3.3.3 网络平台建设快速发展 | 第21-22页 |
3.3.4 网络化办公系统有序推广 | 第22-23页 |
4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问卷调查 | 第23-32页 |
4.1 调查过程的说明 | 第23页 |
4.2 调查内容 | 第23页 |
4.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31页 |
4.3.1 个人信息 | 第23-25页 |
4.3.2 获取信息的途径 | 第25-27页 |
4.3.3 信息的满意度情况 | 第27-31页 |
4.4 调查结论 | 第31-32页 |
5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8页 |
5.1 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 第32-33页 |
5.2 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信息化素质比较低、参与度低 | 第33页 |
5.3 农业信息质量不高 | 第33-34页 |
5.4 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 第34页 |
5.5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 第34-35页 |
5.5.1 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落后 | 第34-35页 |
5.5.2 农村信息化建设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 第35页 |
5.6 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性差 | 第35-36页 |
5.6.1 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 | 第35-36页 |
5.6.2 农民获取信息资源代价高 | 第36页 |
5.7 农民满意度不高 | 第36页 |
5.8 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 | 第36-38页 |
6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8-44页 |
6.1 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第38页 |
6.2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38-39页 |
6.2.1 强化组织协调机制建设 | 第38-39页 |
6.2.2 做好宣传工作 | 第39页 |
6.2.3 加大投入力度,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 第39页 |
6.2.4 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 第39页 |
6.3 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增加信息质量、拓展信息传播渠道 | 第39-40页 |
6.3.1 开发农业信息资源 | 第40页 |
6.3.2 增加信息质量 | 第40页 |
6.3.3 要更好的拓展信息传播渠道 | 第40页 |
6.4 增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 | 第40-41页 |
6.4.1 增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 | 第40页 |
6.4.2 争取信息化人才 | 第40-41页 |
6.4.3 进行分类培训 | 第41页 |
6.5 加强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 | 第41页 |
6.5.1 建立统一的信息储存库 | 第41页 |
6.5.2 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 第41页 |
6.6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 | 第41-42页 |
6.7 加大农民信息素养培训力度 | 第42页 |
6.8 加强农村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建设 | 第42-4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7.1 结论 | 第44页 |
7.2 展望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件: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农村信息化发展调查问卷 | 第48-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