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导论第6-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8页
        1.1.1 研究背景第6-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9-10页
        1.3.1 研究方法第9-10页
        1.3.2 研究思路第10页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0-12页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0-11页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1-12页
第二章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理论及发展第12-20页
    2.1 基本概念第12页
    2.2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第12-15页
        2.2.1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历程第12-13页
        2.2.2 第三方移动支付特征第13页
        2.2.3 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现状第13-15页
    2.3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分类第15-16页
        2.3.1 支付类别分类第15页
        2.3.2 支付模式分类第15-16页
    2.4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风险及行业监管第16-20页
        2.4.1 第三方移动支付产业链第16页
        2.4.2 风险分析第16-18页
        2.4.3 行业监管第18-20页
第三章 第三方移动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定性分析第20-27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概况第20-21页
        3.1.1 我国银行业宏观环境分析第20-21页
        3.1.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现状第21页
    3.2 第三方移动支付与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比较分析第21-22页
    3.3 第三方移动支付与商业银行的竞争路径第22-25页
        3.3.1 冲击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地位第22-23页
        3.3.2 阻碍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发展第23-24页
        3.3.3 降低商业银行客户粘性第24-25页
        3.3.4 吞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第25页
    3.4 第三方移动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路径第25-27页
        3.4.1 第三方移动支付提供信用担保助力商业银行网上业务开拓第25-26页
        3.4.2 第三方移动支付以商业银行提供的网络支付为基础开展业务第26页
        3.4.3 第三方移动支付与商业银行客户互补第26-27页
第四章 第三方移动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定量分析第27-36页
    4.1 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收入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第27-31页
        4.1.1 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收益影响第27-28页
        4.1.2 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影响敏感性分析第28-31页
    4.2 模型检验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31-36页
        4.2.1 灰色关联度检验第31-33页
        4.2.2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33-35页
        4.2.3 线性回归相关性检验第35-36页
第五章 第三方移动支付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36-39页
    5.1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第36-37页
    5.2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不对称时不同回收模式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策略
下一篇:A银行青岛黄岛支行基层网点转型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