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妇产科论文--现代医学妇产科疾病论文

从MyD88正向调控TNF-α、IL-6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词表第8-12页
引言第12-14页
临床研究第14-56页
    1.研究对象第14-19页
        1.1 病例来源第14页
        1.2 诊断标准第14-17页
            1.2.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诊断标准第14页
            1.2.2 气虚血瘀夹湿证辨证标准第14-15页
            1.2.3 中医症状、盆腔体征分级量化标准第15-17页
                1.2.3.1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第15-16页
                1.2.3.2 盆腔体征分级量化标准第16-17页
        1.3 病例纳入标准第17-18页
            1.3.1 试验组纳入标准第17-18页
            1.3.2 对照组纳入标准第18页
        1.4 病例排除标准第18页
        1.5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第18页
        1.6 中止试验标准第18-19页
    2.研究方法第19-24页
        2.1 试验方法第19页
            2.1.1 试验设计第19页
            2.1.2 样本含量第19页
        2.2 治疗方案第19-20页
            2.2.1 试验组第19页
            2.2.2 对照组第19页
            2.2.3 随访第19-20页
            2.2.4 合并用药第20页
            2.2.5 标本采集第20页
        2.3 材料及方法第20-21页
            2.3.1 ELISA法检测血清MyD88的水平第20-21页
            2.3.2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NF-α、IL-6的水平第21页
        2.4 观测项目指标第21-22页
            2.4.1 生物学指标第21页
            2.4.2 安全性评价指标(随机15例)第21-22页
            2.4.3 探索性检测指标第22页
            2.4.4 疗效性评价指标第22页
            2.4.5 观测时点第22页
        2.5 疗效评定标准第22-23页
        2.6 依从性评价标准第23页
        2.7 不良事件的观察与分析第23-24页
    3.统计分析第24-25页
        3.1 分析数据集第24页
            3.1.1 全分析集(FullAnalysisSet,FAS)第24页
            3.1.2 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Set,PPS)第24页
            3.1.3 安全性数据集(SafetySet,SS)第24页
        3.2 统计分析内容第24页
        3.3 统计分析方法第24-25页
            3.3.1 统计描述第24-25页
            3.3.2 统计表达第25页
    4.试验结果第25-41页
        4.1 病例分布第25-26页
        4.2 可比性分析第26-28页
            4.2.1 人口学特征第26-27页
            4.2.2 生命体征第27-28页
        4.3 患者一般情况第28-29页
            4.3.1 年龄情况第28-29页
            4.3.2 病程情况第29页
        4.4 疗效性评价第29-36页
            4.4.1 单项症状、体征疗效第29-32页
            4.4.2 止痛疗效第32-33页
            4.4.3 体征疗效第33-35页
            4.4.4 中医证候疗效第35-36页
            4.4.5 疗效评定结果小结第36页
        4.5 复发评价第36-37页
        4.6 安全性分析第37-39页
            4.6.1 生命体征第37-38页
            4.6.2 实验室检查第38-39页
            4.6.3 安全性评价总结第39页
        4.7 探索性指标的检测第39-41页
            4.7.1 MyD88的检测第39-40页
                4.7.1.1 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清MyD88表达水平第39页
                4.7.1.2 试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MyD88表达水平第39-40页
            4.7.2 TNF-α、IL-6的检测第40-41页
                4.7.2.1 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第40页
                4.7.2.2 试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第40-41页
        4.8 MyD88/TNF-α、IL-6通路及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41页
    5.研究结果分析第41-43页
        5.1 临床观察结果第41-42页
        5.2 探索性指标观察结果第42-43页
    6.结论第43页
    7.讨论第43-54页
        7.1 西医学对盆腔炎反复发作的认识第43-44页
        7.2 中医学对盆腔炎反复发作病因病机的认识第44-45页
        7.3 盆炎康复汤的方药分析及临床加减第45-48页
            7.3.1 盆炎康复汤的方药分析第45-47页
            7.3.2 临床加减第47-48页
        7.4 盆炎康复汤的现代药理学探讨第48-49页
        7.5 妇科灌肠液的疗效机制探讨第49-50页
        7.6 艾灸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疗效机制探讨第50-51页
        7.7 MyD88对炎性因子TNF-α、IL-6的正向调控第51-54页
    8.主要工作与创新第54-55页
        8.1 主要工作第54页
            8.1.1 临床观察第54页
            8.1.2 实验研究第54页
        8.2 创新点第54-55页
    9.问题与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一:文献综述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第61-68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69页
附录三:在校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炎的针刀松解与局部封闭治疗临床对比研究
下一篇:从Gas6与TLR2、TLR4的相关性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