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五株海藻附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附图第8-21页
第1章 引言第21-35页
    1.1 海藻附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第22-31页
    参考文献第31-35页
第2章 海藻附生真菌分离和筛选第35-47页
    2.1 海藻采集与菌株分离第35-36页
        2.1.1 海藻采集第35-36页
        2.1.2 菌株分离第36页
    2.2 菌株发酵与产物提取第36-37页
    2.3 菌株筛选第37-44页
        2.3.1 化学筛选第37-38页
        2.3.2 活性筛选第38-44页
    2.4 选取菌株第44-47页
第3章 链格孢K21-1次生代谢产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第47-87页
    3.1 化合物结构鉴定第47-68页
        3.1.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第47-58页
        3.1.2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第58-68页
    3.2 实验部分第68-82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68页
        3.2.2 菌种鉴定第68-69页
        3.2.3 菌株发酵第69页
        3.2.4 提取与分离第69-70页
        3.2.5 化合物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第70-82页
    3.3 单体化合物活性初步评价第82-84页
        3.3.1 抑菌活性测试第82页
        3.3.2 卤虫毒性测试第82页
        3.3.3 抗微藻活性测试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第4章 链格孢K23-3次生代谢产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第87-105页
    4.1 化合物结构鉴定第87-95页
        4.1.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第87-90页
        4.1.2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第90-95页
    4.2 实验部分第95-101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95页
        4.2.2 菌种鉴定第95页
        4.2.3 菌株发酵第95-96页
        4.2.4 提取与分离第96-97页
        4.2.5 化合物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第97-101页
    4.3 单体化合物活性初步评价第101-103页
        4.3.1 抑菌活性测试第101页
        4.3.2 卤虫毒性测试第101-102页
        4.3.3 抗微藻活性测试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第5章 绿木霉Y13-3次生代谢产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第105-139页
    5.1 化合物结构鉴定第105-128页
        5.1.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第105-125页
        5.1.2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第125-128页
    5.2 实验部分第128-135页
        5.2.1 仪器与试剂第128页
        5.2.2 菌种鉴定第128页
        5.2.3 菌株发酵第128-129页
        5.2.4 提取与分离第129-130页
        5.2.5 化合物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第130-135页
    5.3 单体化合物活性初步评价第135-138页
        5.3.1 抑菌活性测试第135页
        5.3.2 卤虫毒性测试第135-136页
        5.3.3 抗微藻活性测试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39页
第6章 拟康宁木霉Y10-2次生代谢产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第139-163页
    6.1 化合物结构鉴定第139-147页
        6.1.1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第139-147页
    6.2 实验部分第147-157页
        6.2.1 仪器与试剂第147页
        6.2.2 菌种鉴定第147-148页
        6.2.3 菌株发酵第148页
        6.2.4 提取与分离第148-149页
        6.2.5 化合物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第149-157页
    6.3 单体化合物活性初步评价第157-159页
        6.3.1 抑菌活性测试第157页
        6.3.2 卤虫毒性测试第157页
        6.3.3 抗微藻活性测试第157-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3页
第7章 白地霉Y8-1次生代谢产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第163-181页
    7.1 化合物结构鉴定第163-169页
        7.1.1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第163-169页
    7.2 实验部分第169-176页
        7.2.1 仪器与试剂第169页
        7.2.2 菌种鉴定第169页
        7.2.3 菌株发酵第169-170页
        7.2.4 提取与分离第170页
        7.2.5 化合物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第170-176页
    7.3 单体化合物活性初步评价第176-178页
        7.3.1 抑菌活性测试第176页
        7.3.2 卤虫毒性测试第176页
        7.3.3 抗微藻活性测试第176-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1页
第8章 结语与创新点第181-183页
    8.1 结语第181-182页
    8.2 创新点第182-183页
附录:部分化合物谱图第183-193页
致谢第193-195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95-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潮间带微生物及黄渤海底栖真菌的多样性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下一篇:拟南芥类受体激酶BIR3及其同源蛋白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