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泥石流论文

滚马岭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与防治研究

内容提要第1-7页
第1章 绪论第7-14页
   ·研究意义第7-10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2章 滚马岭沟泥石流基本概况及形成条件第14-24页
   ·地质环境概况第14-16页
     ·自然地理条件第14页
     ·地层岩性第14-15页
     ·地质构造第15-16页
     ·地震活动第16页
   ·泥石流形成条件第16-22页
     ·物源条件第16-17页
     ·地形地貌条件第17-20页
     ·气候水文条件第20-21页
     ·植被及人类工程活动第21-22页
   ·地质灾害调查点基本情况第22-24页
第3章 泥石流沟谷的分形研究第24-37页
   ·分形理论的定义第24页
   ·几何图形分形第24-27页
     ·规则图形第25-26页
     ·不规则图形第26-27页
   ·不规则的维数的计算第27-33页
     ·圆规法测维数第27-28页
     ·研究周长-面积或表面积-体积第28页
     ·数盒子法第28-30页
     ·Sandbox测分形维第30-31页
     ·面积-回旋半径第31页
     ·转换法第31-32页
     ·密度法第32-33页
   ·标度不变区间第33-34页
   ·实例计算第34-37页
第4章 泥石流沟危险度评价第37-51页
   ·危险度概述第37-38页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指标选取第38-40页
   ·基于效果测度灰色关联法的泥石流危险度分析第40-44页
     ·效果测度灰色关联分析理论介绍第40-41页
     ·效果测度灰色关联法泥石流危险度分析第41-44页
   ·基于可拓学的泥石流危险度分析第44-51页
     ·可拓学基本理论第44-48页
     ·泥石流危险度可拓学评价第48-51页
第5章 滚马岭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第51-77页
   ·泥石流防治原则及防治方法第51-52页
   ·治理工程部位工程地质条件第52-57页
   ·谷坊设计第57-66页
     ·谷坊总体设计第57-58页
     ·谷坊结构计算第58-66页
   ·谷坊施工技术与要求第66-75页
   ·其他防治措施第75-77页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第77-79页
   ·结论第77-78页
   ·建议与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导师与作者简介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经历及获奖情况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中文摘要第87-90页
ABSTRACT第90-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喜马拉雅山中部地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
下一篇:乌东德水电站库坝区驾车河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