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一、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 第17-29页 |
(一) 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7-22页 |
1. 西方和平演变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 | 第17-18页 |
2. 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18-21页 |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求 | 第21-22页 |
(二) 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第22-29页 |
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关社会理想的理论 | 第22-24页 |
2. 毛泽东的社会理想理论 | 第24-25页 |
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有关社会理想的理论 | 第25-27页 |
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思想 | 第27-29页 |
二、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第29-42页 |
(一) 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的核心 | 第29-31页 |
1. 理想社会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 第29-30页 |
2. 理想社会的经济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 第30页 |
3. 理想社会的文化要造福于人民 | 第30-31页 |
(二) 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31-34页 |
1. 国家富强是习近平构建理想社会的首要目标 | 第31-32页 |
2. 民族振兴是习近平构建理想社会的基本目标 | 第32页 |
3. 人民幸福是习近平构建理想社会的根本目标 | 第32-33页 |
4.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构建理想社会的全球关怀 | 第33-34页 |
(三)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的实现路径 | 第34-39页 |
1. “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指引理想社会构建的方向 | 第34-37页 |
2. “四个全面”是构建理想社会的有效途径 | 第37-39页 |
(四) 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39-42页 |
1.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 第39-40页 |
2. 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 第40页 |
3. 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 第40-41页 |
4. 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 第41-42页 |
三、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的时代价值 | 第42-50页 |
(一) 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42-44页 |
1.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42-43页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 第43页 |
3. 推进了构建理想社会的理论创新 | 第43-44页 |
(二) 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44-50页 |
1.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保障 | 第44-45页 |
2. 全体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 | 第45-47页 |
3. 凝聚社会力量,指导筑梦行为的基本前提 | 第47页 |
4. 全民统一信仰,夯实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时代要求 | 第47-48页 |
5. 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指导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