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FLOW-CFP湖南省香花岭地区岩溶水数值与溶质运移模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分布式岩溶地下水模型 | 第12-15页 |
1.2.2 分布式岩溶地下水模型补给方式 | 第15-16页 |
1.2.3 岩溶地区溶质运移模型 | 第16页 |
1.2.4 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MODFLOW-CFP简介 | 第19-26页 |
2.1 MODFLOW | 第19页 |
2.2 MODLFOW-CFP | 第19-25页 |
2.2.1 管道模型理论 | 第20-21页 |
2.2.2 程序结构 | 第21-25页 |
2.3 小结 | 第25-26页 |
3 研究区概况 | 第26-38页 |
3.1 自然地理 | 第26-27页 |
3.2 地质概况 | 第27-30页 |
3.2.1 地层简况 | 第27-28页 |
3.2.2 构造 | 第28-30页 |
3.3 水文地质概况 | 第30-36页 |
3.3.1 地下水类型 | 第30页 |
3.3.2 岩溶发育概况 | 第30-33页 |
3.3.3 锦田地下河水文地质单元 | 第33-34页 |
3.3.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34-35页 |
3.3.5 地下水动态及地下水化学特征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8页 |
4 地下水流模型 | 第38-56页 |
4.1 地下水概念模型 | 第38-44页 |
4.1.1 模型范围与边界条件 | 第38-39页 |
4.1.2 含水层结构 | 第39-40页 |
4.1.3 水文地质参数和管道物理参数 | 第40-41页 |
4.1.4 源汇项处理 | 第41-44页 |
4.1.5 初始流场 | 第44页 |
4.2 地下水数值模型 | 第44-55页 |
4.2.1 数学模型 | 第45页 |
4.2.2 时空离散 | 第45-46页 |
4.2.3 定解条件的处理 | 第46页 |
4.2.4 非线性入渗补给的处理方法 | 第46-48页 |
4.2.5 模型的识别和验证 | 第48-52页 |
4.2.6 管道流与渗流系统间交换量分析 | 第52-55页 |
4.3 小结 | 第55-56页 |
5 溶质运移模型 | 第56-63页 |
5.1 管道流溶质运移模拟 | 第56-59页 |
5.1.1 示踪试验 | 第56-58页 |
5.1.2 管道内水流运移时间计算 | 第58-59页 |
5.2 等效多孔介质溶质运移模拟 | 第59-62页 |
5.2.1 数学模型 | 第59-60页 |
5.2.2 模型设置 | 第60-62页 |
5.3 小结 | 第62-63页 |
6 地下水资源评价 | 第63-68页 |
6.1 补给资源量 | 第63-64页 |
6.2 岩溶水可开采量评价 | 第64-66页 |
6.2.1 方案制定原则 | 第64页 |
6.2.2 方案一 | 第64-65页 |
6.2.3 方案二 | 第65-66页 |
6.3 小结 | 第66-68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68-7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8页 |
7.2 建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