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民间工艺美术论文--剪纸、刻纸论文

剪纸传承者的文化实践与主体生成--基于莒县剪纸的田野调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39页
    一、研究背景第8-10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3页
        (一) 描绘传承人和民间剪纸艺人各自的剪纸文化实践第10页
        (二) 研究传承者的文化主体生成第10-13页
    三、文献综述第13-26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第13-17页
        (二)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研究第17-21页
            1、传统手工艺的传播研究第17-19页
            2、传统手工艺传承与保护研究第19-21页
        (三) 非遗传承人的研究第21-24页
        (四) 莒县剪纸的相关研究第24-26页
    四、概念界定和理论资源第26-34页
        (一) 概念界定第26-30页
            1、传统手工艺第26-27页
            2、传承第27-29页
            3、传承人与传承者第29-30页
        (二) 理论资源第30-34页
            1、文化实践理论第30-32页
            2、主体与主体性第32-34页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34-39页
        (一) 参与式观察第35-37页
        (二) 深度访谈第37-39页
第二章 莒县的剪纸和过门笺第39-49页
    一、莒县剪纸与“非遗”过门笺的历史第39-41页
    二、剪纸传承的欣慰与焦虑第41-49页
        (一) 国家和政府关注并支持非遗保护工作第41-45页
        (二) 剪纸:作为年俗较为稳定地存在第45-46页
        (三) 传承人在创新中传承第46-48页
        (四) 手工过门笺的衰落第48-49页
第三章 剪纸文化生成与传播的外围空间第49-56页
    一、被改造的县城第49-53页
        (一) 变化的社区,“消失”的邻里第49-51页
        (二) 剪纸作品装点城市公共空间第51-53页
    二、集市中的剪纸传播第53-56页
        (一) 产品升级:过门笺与时俱进第53-54页
        (二) 剪纸工艺品于集市中日渐兴起第54页
        (三) 零散集市的消失第54-56页
第四章 传承人的文化实践与文化主体生成第56-79页
    一、文化主体意识确立第56-65页
        (一) 剪纸延续:家族传承与文化维护的使命第56-58页
        (二) 剪纸传承:始于兴趣,成于际遇第58-63页
        (三) 权威认定与民间认可:传承人主体地位确立第63-65页
    二、主体社会关系生成:与社会互动的文化实践第65-74页
        (一) 参与“非遗五进”:响应政策号召第65-68页
        (二) 办工作室和传习所:实现教学、接待与作品交易第68-70页
        (三) 任教于学校:校本课程的灵魂核心第70-72页
        (四) 走出去:作品参赛与大学代课第72-74页
    三、主体创造性发挥:创新形式的文化实践第74-79页
        (一) 重返民间,保护传统文化第74-75页
        (二) 申请项目,开展社会工作第75-76页
        (三) 借助社交媒体沟通,利用媒体宣传第76-79页
第五章 民间剪纸艺人的文化实践与文化主体生成第79-89页
    一、主体身份确立:加入剪纸学习圈第79-83页
        (一) “传承人学生”:以剪纸传承人为老师第79-82页
        (二) “剪纸爱好者”:以普通学员为老师第82-83页
    二、参与性主体生成:剪纸创作的参与性实践第83-87页
        (一) 亦师亦友:作为传承人助手第83-84页
        (二) 参加剪纸比赛第84-85页
        (三) 作为日常练习的剪纸实践第85-87页
    三、主体表达性建构:自主教学与剪纸售卖第87-89页
第六章 关于剪纸传承者主体性建构的思考第89-95页
    一、关照主体的历史文化记忆第90-91页
    二、鼓励主体社会关系拓展第91-92页
    三、保障主体的个性化实践第92-93页
    四、小结第93-95页
附录第95-100页
    一、访谈提纲第95-99页
    二、核心受访者简介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6页
致谢第106-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碱性条件下亚硫酸盐抗褐变替代物的筛选
下一篇:基于嵌入纺纺纱方法的工艺优化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