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含酚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12-13页 |
1.1.1 含酚废水的来源 | 第12页 |
1.1.2 含酚废水的危害 | 第12-13页 |
1.2 含酚废水的处理技术 | 第13-17页 |
1.2.1 物理法 | 第13-14页 |
1.2.2 生物法 | 第14页 |
1.2.3 化学法 | 第14-17页 |
1.3 含酚废水的湿式催化氧化反应 | 第17-26页 |
1.3.1 反应机理 | 第17-19页 |
1.3.2 常用氧化剂 | 第19-22页 |
1.3.3 湿式催化氧化法中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1.3.4 含酚废水的处理工艺 | 第25-26页 |
1.4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8页 |
1.4.1 共沉淀法 | 第26页 |
1.4.2 浸渍法 | 第26-27页 |
1.4.3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7-28页 |
1.4.4 水热法 | 第28页 |
1.4.5 溶胶-凝胶法 | 第28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28-30页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8页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0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0-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38页 |
2.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1-34页 |
2.2.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4-35页 |
2.2.3 湿式催化氧化的性能评价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38-55页 |
3.1 前言 | 第38-39页 |
3.2 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 第39页 |
3.2.1 化学沉积法制备Cu-ZSM-5分子筛催化剂 | 第39页 |
3.2.2 浸渍法制备IMCu-ZSM-5分子筛催化剂 | 第39页 |
3.3 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39-45页 |
3.3.1 TG | 第39-40页 |
3.3.2 XRD | 第40-41页 |
3.3.3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 第41-42页 |
3.3.4 XPS | 第42-43页 |
3.3.5 EDS | 第43-44页 |
3.3.6 H_2-TPR | 第44-45页 |
3.4 CU-ZSM-5催化剂在固定床上的苯酚湿式催化氧化性能评价 | 第45-52页 |
3.4.1 不同温度 | 第45-46页 |
3.4.2 不同铜负载量 | 第46-47页 |
3.4.3 不同床层高度 | 第47-50页 |
3.4.4 不同流速 | 第50-51页 |
3.4.5 稳定性分析 | 第51-52页 |
3.5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微纤复合分子筛膜催化剂Cu-ZSM-5/PSSF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55-77页 |
4.1 前言 | 第55-56页 |
4.2 微纤复合分子筛膜催化剂CU-ZSM-5/PSSF的制备工艺 | 第56页 |
4.2.1 化学沉积法制备Cu-ZSM-5/PSSF催化剂 | 第56页 |
4.2.2 化学沉积法制备CuO/PSSF催化剂 | 第56页 |
4.3 微纤复合分子筛膜催化剂CU-ZSM-5/PSSF的表征分析 | 第56-64页 |
4.3.1 XRD | 第56-57页 |
4.3.2 XPS | 第57-59页 |
4.3.3 SEM | 第59-61页 |
4.3.4 EDS | 第61-62页 |
4.3.5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 第62-63页 |
4.3.6 H_2-TPR | 第63-64页 |
4.4 CU-ZSM-5/PSSF催化剂在固定床上的苯酚湿式催化氧化性能评价 | 第64-73页 |
4.4.1 不同温度 | 第65-67页 |
4.4.2 不同铜负载量 | 第67-69页 |
4.4.3 不同床层高度 | 第69-71页 |
4.4.4 不同流速 | 第71-72页 |
4.4.5 稳定性分析 | 第72-73页 |
4.5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73-7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件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