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O-ZnO-Al2O3-SiO2系微晶釉的制备及其析晶机理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微晶釉 | 第12-22页 |
1.1.1 锆石微晶釉 | 第12-13页 |
1.1.2 莫来石微晶釉 | 第13-14页 |
1.1.3 硅锌矿结晶釉 | 第14-15页 |
1.1.4 堇青石微晶釉 | 第15-16页 |
1.1.5 硅灰石微晶釉 | 第16-17页 |
1.1.6 透辉石微晶釉 | 第17-18页 |
1.1.7 锂辉石微晶釉 | 第18-19页 |
1.1.8 黑云母微晶釉 | 第19页 |
1.1.9 钙长石微晶釉 | 第19-20页 |
1.1.10 石英族微晶釉 | 第20-21页 |
1.1.11 二氧化钛微晶釉 | 第21-22页 |
1.2 乳浊釉及其乳浊机理 | 第22-24页 |
1.3 乳浊釉的分类 | 第24-25页 |
1.3.1 气相乳浊釉 | 第24页 |
1.3.2 分相乳浊釉 | 第24页 |
1.3.3 晶相乳浊釉 | 第24-25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第25-27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1.4.3 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与测试方法 | 第27-33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7页 |
2.2 仪器与设备 | 第27-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2.4 测试与表征 | 第29-33页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9页 |
2.4.2 X荧光光谱分析 | 第29页 |
2.4.3 差热和热重分析 | 第29-30页 |
2.4.4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0页 |
2.4.5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第30页 |
2.4.6 釉的熔融特性分析 | 第30-31页 |
2.4.7 激光粒度分析 | 第31页 |
2.4.8 色度表征 | 第31-32页 |
2.4.9 光泽度测量 | 第32页 |
2.4.10 维氏硬度测量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尖晶石微晶乳浊釉的制备与析晶机理研究 | 第33-47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45页 |
3.3.1 釉的粒度分析 | 第34页 |
3.3.2 尖晶石微晶釉的高温熔融性能 | 第34-37页 |
3.3.3 釉的析晶过程 | 第37-39页 |
3.3.4 尖晶石微晶釉的显微结构的演变 | 第39-42页 |
3.3.5 维氏硬度测试 | 第42-43页 |
3.3.6 光学性能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ZnO/MgO比例对微晶釉析晶的影响 | 第47-63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61页 |
4.3.1 ZnO/MgO比例对析晶的影响 | 第48-54页 |
4.3.2 晶体形貌分析 | 第54-58页 |
4.3.4 维氏硬度测试 | 第58-59页 |
4.3.5 光学性能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熔块粒径对尖晶石乳浊釉性能的影响 | 第63-71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3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3-70页 |
5.3.1 熔块粒度分析 | 第63-64页 |
5.3.2 粒径对析晶的影响 | 第64-66页 |
5.3.3 晶体形貌分析 | 第66-69页 |
5.3.4 光学性能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