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理论意义 | 第13页 |
2、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3、研究述评 | 第19-21页 |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1-22页 |
1、研究目标 | 第21页 |
2、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五)研究方法、可能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图 | 第22-25页 |
1、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可能创新点 | 第23-24页 |
3、技术路线图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25-26页 |
1、高校资产资源 | 第25页 |
2、配置与优化配置 | 第25-26页 |
3、绩效评价 | 第26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1、绩效管理理论 | 第26-27页 |
2、边际效益递减理论 | 第27页 |
3、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7-28页 |
4、精细化管理理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41页 |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9-30页 |
1、全面系统性 | 第29页 |
2、注重当量性 | 第29-30页 |
3、数据的可获得性 | 第30页 |
4、注重层次性 | 第30页 |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3页 |
1、投入指标 | 第31-32页 |
2、产出指标 | 第32-33页 |
(三)指标权重确定 | 第33-40页 |
1、权重确定一般方法 | 第33-34页 |
2、层次分析法 | 第34-38页 |
3、指标的信效度检验 | 第38-40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高校内部学院资源配置的绩效评价 | 第41-60页 |
(一)不同绩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 第41页 |
(二)模糊遗传算法介绍及应用 | 第41-45页 |
1、遗传算法特点 | 第42页 |
2、遗传算法的原理 | 第42-45页 |
3、遗传算法运算过程 | 第45页 |
(三)学院绩效评价模型及参数的优化 | 第45-52页 |
1、绩效评价模型 | 第45-46页 |
2、绩效评价模型参数确定 | 第46-52页 |
(四)绩效评价结果 | 第52-59页 |
1、学院绩效排名结果 | 第52-56页 |
2、学院绩效分类评价 | 第56-59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影响资源产出因素分析 | 第60-75页 |
(一)薄弱分析法 | 第60-66页 |
(二)多元回归分析法 | 第66-72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72-75页 |
第六章 提高高校资源配置绩效的建议 | 第75-81页 |
(一)加强以学科为导向的学院资源配置,培育重点学科引领效率提升 | 第75页 |
(二)建立产学研合作新路径,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 第75-76页 |
(三)三方联动,加强人才、科研经费和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预警机制构建 | 第76-77页 |
(四)明确把握文科学院发展定位,找准对标学院 | 第77-79页 |
1、文科组织的创新,设立文科研究中心 | 第77-78页 |
2、树立跨学科理念,培育新的文理工交叉学科 | 第78页 |
3、借鉴国外理工科学校发展文科的先进经验 | 第78-79页 |
(五)建立高校绩效评价系统 | 第79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1:各学院简称 | 第84-85页 |
附录2:投入与产出指标代码 | 第85-86页 |
附录3:高校内部学院资产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打分表 | 第86-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