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5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与传统个人贷款的比较分析 | 第19-27页 |
2.1 P2P网络借贷 | 第19-21页 |
2.1.1 P2P网络借贷的含义 | 第19页 |
2.1.2 P2P网络借贷的经营模式 | 第19-20页 |
2.1.3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2.2 传统个人贷款 | 第21-25页 |
2.2.1 传统个人贷款的概念 | 第22页 |
2.2.2 传统个人贷款的特点 | 第22-23页 |
2.2.3 传统个人贷款的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2.3 P2P网络借贷与传统个人贷款的对比分析 | 第25页 |
2.4 P2P网络借贷对传统银行个人短期经营贷款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对银行个人短期经营贷款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7-41页 |
3.1 研究模型及数据整理 | 第28-29页 |
3.1.1 研究假设及模型 | 第28-29页 |
3.1.2 变量操作性定义 | 第29页 |
3.1.3 数据收集及处理 | 第29页 |
3.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第29-32页 |
3.3 实证分析过程 | 第32-38页 |
3.3.1 单位根检验 | 第32-33页 |
3.3.2 协整检验 | 第33-34页 |
3.3.3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4-36页 |
3.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6-37页 |
3.3.5 脉冲响应检验 | 第37-38页 |
3.4 实证结果总结及分析 | 第38-40页 |
3.4.1 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9页 |
3.4.2 短期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9-40页 |
3.4.3 M2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传统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战略选择与实施 | 第41-56页 |
4.1 SWOT分析 | 第41-45页 |
4.1.1 优势 | 第41-42页 |
4.1.2 劣势 | 第42-43页 |
4.1.3 机遇 | 第43-44页 |
4.1.4 挑战 | 第44-45页 |
4.2 战略选择 | 第45-52页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第45-48页 |
4.2.2 计算各评估指标加权平均值 | 第48-50页 |
4.2.3 计算战略方位角(θ)与战略方位系数(ρ) | 第50-52页 |
4.3 战略实施 | 第52-55页 |
4.3.1 客户思维 | 第53页 |
4.3.2 平台思维 | 第53-54页 |
4.3.3 入口思维 | 第54页 |
4.3.4 数据思维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