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

梁启超“私德”思想研究--以《新民说》和《德育鉴》为中心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22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9页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9-20页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0-22页
第一章 梁启超“私德”思想发展流变第22-46页
    第一节 《新民说》中“公德”思想的概述第22-31页
        一、公德思想形成的背景第22-26页
        二、思想渊源:“采补其所本无”第26-28页
        三、何为公德:“人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第28-30页
        四、实现公德的纲目方法:“固其群”、“善其群”、“进其群”第30-31页
    第二节 《新民说》中“私德”思想的呈现第31-38页
        一、转向私德的背景第31-32页
        二、思想渊源:“淬厉其所本有”第32-34页
        三、何为私德:“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第34-35页
        四、私德与公德的相互关系:“私德外推即公德”第35-38页
    第三节 《德育鉴》中的“私德”思想的深化第38-46页
        一、德育理念:“修身治心”第39-40页
        二、思想渊源:博采诸儒德育修身之道第40-43页
        三、公德到私德的思想矛盾分析第43-46页
第二章 梁启超论“私德”培养路径第46-55页
    第一节 “正本”:“端本正源”的德育之道第46-49页
        一、“辩术”:辨别心术为根本第47-48页
        二、“立志”:成仁为圣为志愿第48-49页
    第二节 “慎独”:“以致良知”的修身之术第49-53页
        一、“知本”:学问功夫的不二法门第49-51页
        二、“存养”:存心养性的涵养工夫第51-52页
        三、“省克”:省察克治的修正工夫第52-53页
    第三节 “谨小”:“以小喻大”的处事之决第53-55页
第三章 梁启超“私德”思想的历史影响和德育价值第55-65页
    第一节 梁启超“私德”思想的历史影响第55-58页
        一、为资产阶级革命立言第55-56页
        二、为新文化运动立声第56-57页
        三、为近代知识分子立命第57-58页
    第二节 梁启超“私德”思想的当代德育价值第58-65页
        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第58-60页
        二、厘定公德与私德的界限防止彼此僭越第60-62页
        三、遵守群体秩序、实现个体价值第62-65页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4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伦理视域中的道德关怀研究
下一篇:错误样例与数学能力对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规则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