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抗辐照测控数传终端技术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工作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抗辐照小型化平台技术 | 第16-27页 |
2.1 软件无线电技术 | 第16-17页 |
2.1.1 软件无线电定义 | 第16-17页 |
2.1.2 软件无线电的结构形式 | 第17页 |
2.2 扩频技术 | 第17-19页 |
2.3 辐照效应 | 第19-23页 |
2.3.1 空间辐射环境 | 第19-20页 |
2.3.2 设备失效因素 | 第20-21页 |
2.3.3 抗辐照加固技术 | 第21-23页 |
2.3.3.1 物理隔离方式 | 第21-23页 |
2.3.3.2 抗单粒子效应 | 第23页 |
2.4 抗辐照小型化平台架构 | 第23-26页 |
2.4.1 射频收发关键技术 | 第24-25页 |
2.4.2 基带信号处理关键技术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抗辐照平台电路设计 | 第27-39页 |
3.1 抗辐照小型化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28页 |
3.2 抗辐照小型化平台硬件电路设计 | 第28-33页 |
3.2.1 抗辐照信号转换电路 | 第29-31页 |
3.2.2 抗辐照信号处理电路 | 第31-33页 |
3.3 抗辐照平台关键电路 | 第33-37页 |
3.3.1 启动与存储电路 | 第33-34页 |
3.3.2 平台接口电路 | 第34-35页 |
3.3.3 二次电源 | 第35-36页 |
3.3.4 复位监控电路 | 第36页 |
3.3.5 抗辐照配置管理电路 | 第36-37页 |
3.4 硬件平台设计实现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抗辐照平台软件设计 | 第39-56页 |
4.1 辐照环境下的捕获模块设计 | 第39-43页 |
4.1.1 快速捕获策略 | 第40-42页 |
4.1.2 捕获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4.2 辐照环境下跟踪模块设计 | 第43-49页 |
4.2.1 伪码跟踪环设计 | 第43-46页 |
4.2.2 载波跟踪环设计 | 第46-49页 |
4.3 软件抗辐照加固设计 | 第49-54页 |
4.3.1 动态刷新与全局配置策略 | 第50-53页 |
4.3.1.1 ZYNQ平台的加固策略 | 第50-53页 |
4.3.1.2 AD9361配置加固策略 | 第53页 |
4.3.2 动态重构设计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抗辐照终端系统测试 | 第56-64页 |
5.1 抗辐照平台单板性能测试 | 第56-58页 |
5.2 抗辐照小型化终端测试 | 第58-63页 |
5.2.1 动态范围测试 | 第59-61页 |
5.2.2 最大载波频率捕获 | 第61-62页 |
5.2.3 捕获时间测试 | 第62-63页 |
5.3 整机测试结果 | 第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本文工作 | 第6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