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铜高速公路病害分析及路面性能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病害机理 | 第9-11页 |
1.2.2 路面性能评价 | 第11-14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西铜高速路面病害调查与分析 | 第16-39页 |
2.1 项目概况 | 第16-17页 |
2.2 路面调查与检测设备 | 第17-24页 |
2.2.1 路面破损调查 | 第17-19页 |
2.2.2 路面平整度检测 | 第19-21页 |
2.2.3 车辙检测 | 第21-22页 |
2.2.4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 第22-23页 |
2.2.5 弯沉检测 | 第23-24页 |
2.3 检测结果分析 | 第24-34页 |
2.3.1 路面横向裂缝 | 第24-26页 |
2.3.2 路面纵向裂缝 | 第26-28页 |
2.3.3 车辙 | 第28-30页 |
2.3.4 平整度 | 第30-32页 |
2.3.5 路面抗滑性能 | 第32-33页 |
2.3.6 路面结构强度 | 第33-34页 |
2.4 路面主要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第34-37页 |
2.4.1 病害类型 | 第34-35页 |
2.4.2 成因分析 | 第35-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路面性能评价 | 第39-57页 |
3.1 单项指标评价 | 第39-45页 |
3.1.1 路面破损状况 | 第39-40页 |
3.1.2 路面行驶质量 | 第40-41页 |
3.1.3 路面车辙 | 第41-42页 |
3.1.4 路面抗滑性能 | 第42页 |
3.1.5 路面结构强度 | 第42-43页 |
3.1.6 附加性功能指标 | 第43-45页 |
3.2 现有规范沥青路面性能综合评价 | 第45-49页 |
3.3 模糊数学模型评价 | 第49-56页 |
3.3.1 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3.3.2 模型实例分析 | 第52-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西铜高速公路路面整治措施及施工要点 | 第57-65页 |
4.1 西铜高速公路病害整治方案及病害处理 | 第57-62页 |
4.1.1 路面整治方案设计 | 第57-60页 |
4.1.2 道路病害处理 | 第60-62页 |
4.3 路面翻修过程中施工要点 | 第62-64页 |
4.3.1 AC与ATB的施工要点 | 第62-63页 |
4.3.2 粘结层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