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12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对岩溶的基本认识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岩溶钙华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岩溶对隧道施工影响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4 岩溶对隧道运营的影响研究 | 第15-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渗流结晶堵塞隧道排水系统机理研究 | 第19-35页 |
2.1 概述 | 第19页 |
2.2 岩溶隧道排水管堵塞原因分析 | 第19-23页 |
2.2.1 气候原因对隧道排水管堵塞的影响 | 第19-20页 |
2.2.2 生物因素对隧道排水管堵塞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3 地质构造及围岩作用对隧道排水管堵塞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4 工程原因对隧道排水管堵塞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 岩溶隧道排水管内沉淀结晶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3页 |
2.3.1 CO_2因素的作用 | 第23-25页 |
2.3.2 温度因素的作用 | 第25-29页 |
2.3.3 水溶液中pH值因素的作用 | 第29-31页 |
2.3.4 压力因素的作用 | 第31页 |
2.3.5 水动力因素的作用 | 第31-32页 |
2.3.6 地下水溶液中离子强度效应因素的作用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岩溶隧道排水管内沉淀结晶物结晶速率计算 | 第35-44页 |
3.1 概述 | 第35页 |
3.2 岩溶隧道排水管内沉淀结晶物的结晶速率计算方法与计算模型 | 第35-42页 |
3.2.1 经验公式计算隧道排水管内CaCO_3的沉淀结晶速率 | 第36-39页 |
3.2.2 DBL理论计算CaCO_3的沉淀结晶速率 | 第39-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渗流结晶堵塞隧道排水系统模型试验 | 第44-69页 |
4.1 前言 | 第44-45页 |
4.2 试验模型的基本参数 | 第45-46页 |
4.3 试验模型的制作 | 第46-51页 |
4.3.1 试验模型的支座加工 | 第46-48页 |
4.3.2 模型排水箱、集水箱的加工 | 第48-49页 |
4.3.3 模型管路连接 | 第49-51页 |
4.4 试验试循环 | 第51-52页 |
4.5 正式进行试验 | 第52-57页 |
4.6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64页 |
4.6.1 试验物理结果分析 | 第57-64页 |
4.6.2 试验化学结果分析 | 第64页 |
4.7 岩溶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治理的一些建议 | 第64-67页 |
4.7.1 优化隧道结构治理隧道排水系统堵塞 | 第65-66页 |
4.7.2 在隧道排水管内放入可以生产CA(碳酸酐酶)的细菌 | 第66页 |
4.7.3 利用新技术检测隧道排水管堵塞位置及采用加压设备清除堵塞物 | 第66-67页 |
4.7.4 在隧道排水管内加入高性能阻垢剂抑制沉淀结晶物的生成 | 第6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