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岩体表面线状特征提取及形变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第14-23页 |
2.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2.2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特点 | 第16-17页 |
2.3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误差来源 | 第17-19页 |
2.4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范围 | 第19-20页 |
2.5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流程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危岩体表面深度影像生成 | 第23-34页 |
3.1 点云数据的旋转变换 | 第23-24页 |
3.2 点云数据的内插 | 第24-33页 |
3.2.1 内插方法一般描述 | 第24-26页 |
3.2.2 自然邻点插值法 | 第26-28页 |
3.2.3 克里金插值法 | 第28-31页 |
3.2.4 两种方法的比较 | 第31-33页 |
3.3 危岩体表面深度影像的生成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危岩体表面线状特征提取 | 第34-42页 |
4.1 点云数据特征提取概述 | 第34-35页 |
4.2 基于危岩体表面深度影像的特征提取 | 第35-39页 |
4.2.1 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 | 第35-36页 |
4.2.2 Canny检测算子 | 第36-39页 |
4.3 线状特征对应三维坐标计算 | 第39-41页 |
4.4 利用提取的线状特征数据进行分析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危岩体表面形变分析 | 第42-56页 |
5.1 研究区概况 | 第42-43页 |
5.2 数据准备 | 第43-45页 |
5.2.1 数据获取 | 第43页 |
5.2.2 数据配准及旋转 | 第43-45页 |
5.3 危岩体表面线状特征提取及变化量计算 | 第45-53页 |
5.4 危岩体表面状态变化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