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电阻点焊疲劳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 1.2.1 电阻点焊结构 | 第12-13页 |
| 1.2.2 点焊疲劳强度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 1.3 点焊疲劳特征参量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1.4 变幅加载疲劳寿命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1.5 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疲劳试验与裂纹观测 | 第21-35页 |
| 2.1 引言 | 第21页 |
| 2.2 疲劳试验条件 | 第21-22页 |
| 2.3 试样材料及试样结构 | 第22-23页 |
| 2.3.1 试样材料机械性能 | 第22页 |
| 2.3.2 试样的结构 | 第22-23页 |
| 2.4 点焊疲劳试验 | 第23-30页 |
| 2.4.1 恒幅加载疲劳试验参数及结果 | 第23-27页 |
| 2.4.2 两级加载疲劳试验参数及结果 | 第27-30页 |
| 2.5 点焊疲劳裂纹位置分布 | 第30-34页 |
| 2.5.1 实验准备 | 第30-31页 |
| 2.5.2 点焊疲劳裂纹位置分析 | 第31-34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恒幅加载点焊疲劳寿命分析 | 第35-63页 |
| 3.1 引言 | 第35页 |
| 3.2 Dong结构应力 | 第35-42页 |
| 3.2.1 Dong结构应力理论 | 第35-38页 |
| 3.2.2 结合Dong结构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 第38-41页 |
| 3.2.3 等效结构应力关联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 3.3 Rupp结构应力 | 第42-48页 |
| 3.3.1 Rupp结构应力理论 | 第42-44页 |
| 3.3.2 结合Rupp结构应力有限元分析 | 第44-47页 |
| 3.3.3 Rupp结构应力关联性能分析 | 第47-48页 |
| 3.4 简化结构应力 | 第48-51页 |
| 3.4.1 简化结构应力理论 | 第48-50页 |
| 3.4.2 简化结构应力关联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 3.5 Kang结构应力 | 第51-53页 |
| 3.5.1 Kang结构应力理论 | 第51-52页 |
| 3.5.2 Kang结构应力关联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 3.6 Sheppard结构应力 | 第53-54页 |
| 3.6.1 Sheppard结构应力理论 | 第53页 |
| 3.6.2 Sheppard结构应力关联性分析 | 第53-54页 |
| 3.7 等效应力强度因子 | 第54-60页 |
| 3.7.1 全局应力强度因子 | 第55-57页 |
| 3.7.2 局部应力强度因子 | 第57-58页 |
| 3.7.3 等效应力强度因子 | 第58-59页 |
| 3.7.4 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关联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 3.8 疲劳特征参量的关联性能对比 | 第60-61页 |
| 3.9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四章 两级加载点焊疲劳寿命预测 | 第63-77页 |
| 4.1 引言 | 第63页 |
| 4.2 BP神经网络概述 | 第63-64页 |
| 4.3 遗传算法理论 | 第64-66页 |
| 4.3.1 遗传算法概述 | 第64页 |
| 4.3.2 遗传算法的实现步骤 | 第64-66页 |
| 4.4 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改善 | 第66-67页 |
| 4.5 点焊疲劳寿命预测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67-75页 |
| 4.5.1 两级加载点焊疲劳寿命GA-BP神经网络训练与预测 | 第67-68页 |
| 4.5.2 BP神经网络的设计 | 第68-70页 |
| 4.5.3 遗传算法(GA)参数的选择 | 第70-71页 |
| 4.5.4 结果与讨论 | 第71-75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5.1 结论 | 第77页 |
| 5.2 展望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