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论文--润滑论文

光弹技术在弹流润滑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1.1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13-22页
    1.3 弹流润滑压力测量存在的问题第22-24页
    1.4 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第24-27页
    1.5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7页
    1.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1.7 本文各章节的安排第28-30页
第二章 弹流润滑理论与光弹实验原理第30-53页
    2.1 弹流润滑理论第30-43页
    2.2 光弹性测量原理第43-52页
        2.2.1 平面偏振光场第44-49页
        2.2.2 圆偏振光场第49-52页
    2.3 光弹性实验与弹流润滑接触区尺度第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弹流润滑压力光弹测量系统及实验第53-96页
    3.1 滚动接触弹流润滑光弹实验装置第53-61页
        3.1.1 滚动接触弹流润滑光弹实验装置第53-54页
        3.1.2 实验装置第54-55页
        3.1.3 实验部件的材料与制作第55-56页
        3.1.4 实验实施第56-57页
        3.1.5 不同载荷和速度下的弹流接触图第57-59页
        3.1.6 实验结果分析第59-60页
        3.1.7 实验机构存在的问题第60-61页
    3.2 改进的弹流润滑光弹实验台第61-86页
        3.2.1 改进后的弹流润滑光弹实验台第61-69页
        3.2.2 试样标定实验第69-70页
        3.2.3 RGB 光弹法第70-80页
        3.2.4 白光光弹法弹流润滑实验第80-86页
    3.3 实验数据的处理第86-95页
        3.3.1 光弹条纹应力梯度与高应力集中区的测量精度关系第86-87页
        3.3.2 基于神经网络的光弹条纹判别第87-95页
    3.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四章 光弹实验应力的分离技术第96-113页
    4.1 光弹实验应力分离技术综述第96页
    4.2 应力分离方法中的数值方法第96-100页
        4.2.1 剪应力差法第96-98页
        4.2.2 结合 LAME-MAXWELL 方程的应力分解第98-100页
        4.2.3 解补偿方程的应力分离方法第100页
    4.3 光弹主应力分离的直接实验法第100-106页
        4.3.1 钻孔法第101-103页
        4.3.2 应力分离的斜射法第103-104页
        4.3.3 应力分离的条带涂层法第104-105页
        4.3.4 应力分离的应变计法第105-106页
        4.3.5 应力分离的划线法第106页
    4.4 应力分离的混合法第106-112页
        4.4.1 等和线应力分离法第107-109页
        4.4.2 数字散斑相关法与光弹性混合方法第109-112页
        4.4.3 结合红外热应力分析技术的光弹应力分离法第112页
    4.5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五章 弹流润滑红外应力测量实验第113-152页
    5.1 红外热应力分析国内外进展第113-115页
    5.2 红外热应力分析原理第115-120页
    5.3 红外热应力分析的加载频率第120-122页
    5.4 实验系统的设计第122-124页
        5.4.1 实验系统的设计第122-123页
        5.4.2 实验采用的红外热成像设备第123-124页
        5.4.3 试样的预处理第124页
        5.4.4 动载荷的产生第124页
    5.5 实验实施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第124-127页
        5.5.1 实验实施第124-126页
        5.5.2 实验数据的采集及数据的处理第126-127页
    5.6 实验结果第127-150页
        5.6.1 石蜡油为润滑剂动载荷下温升实验第127-133页
        5.6.2 二甲基硅油为润滑剂动载荷下温升实验第133-140页
        5.6.3 脂润滑动载荷下温升实验第140-150页
    5.7 实验结果分析第150-151页
        5.7.1 实验结果分析第150-151页
        5.7.2 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第151页
    5.8 本章小结第151-152页
结论与展望第152-153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53-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3-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附件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液两相润滑流体点接触热弹流润滑研究
下一篇:大型机械伺服压力机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