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掩蔽启动范式中负相容效应的产生位置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1页
   ·掩蔽启动范式和负相容效应第11-12页
     ·掩蔽启动范式第11-12页
     ·负相容效应的提出第12页
   ·负相容效应的发生机制第12-21页
     ·知觉加工阶段第12-14页
     ·中枢加工阶段第14-15页
     ·反应输出阶段第15-19页
     ·两种不同形式的负相容效应第19-21页
第二部分 实验的总体思路及拟解决的问题第21-25页
   ·问题提出第21-22页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第22-23页
   ·一般研究方法第23-25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25-47页
   ·实验1第25-35页
     ·前言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讨论第33-35页
     ·小结第35页
   ·实验2第35-41页
     ·前言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讨论第40-41页
     ·小结第41页
   ·实验3第41-47页
     ·前言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5页
     ·讨论第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与结论第47-53页
   ·综合讨论第47-51页
     ·负相容效应与掩蔽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SOA的关系第47页
     ·负相容效应的产生位置第47-48页
     ·负相容效应与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相似性第48页
     ·两类负相容效应第48-49页
     ·知觉负相容效应和目标更新理论第49-50页
     ·启动可视性对负相容效应的作用第50页
     ·刺激的局限性第50-51页
     ·负相容效应与阈下启动刺激激活动作过程的方式第51页
   ·结论第51-53页
总结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录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心境视角的冲动性购买的整合研究
下一篇:因果关系对类比推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