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20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阳离子交换反应研究现状 | 第8-19页 |
1.2.1 阳离子交换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 第10-12页 |
1.2.2 体材料中阳离子交换机制 | 第12-14页 |
1.2.3 纳米材料中阳离子交换机制 | 第14-16页 |
1.2.4 一维纳米材料阳离子交换反应 | 第16-18页 |
1.2.5 气相离子交换的优势总结 | 第18-19页 |
1.3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实验装置 | 第20-29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0-21页 |
2.2 实验装置 | 第21-23页 |
2.2.1 超声波清洗仪 | 第21页 |
2.2.2 分析天平 | 第21页 |
2.2.3 恒温磁力搅拌器 | 第21页 |
2.2.4 拉膜机 | 第21-22页 |
2.2.5 马弗炉 | 第22页 |
2.2.6 恒温真空干燥箱 | 第22页 |
2.2.7 真空管式炉 | 第22-23页 |
2.2.8 氙灯 | 第23页 |
2.3 表征手段 | 第23-24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3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3页 |
结晶相分析(XRD) | 第23-24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3010) | 第24页 |
荧光光谱仪 | 第24页 |
比表面积测试仪(BET) | 第24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仪(XPS) | 第24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2.4.1 FTO导电玻璃的切割与清洗 | 第24-25页 |
2.4.2 ZnO纳米棒的制备 | 第25-26页 |
2.4.3 多孔单晶CoO纳米棒的制备 | 第26页 |
2.4.4 多孔多晶纳米棒的制备 | 第26-27页 |
2.4.5 CdS/CoO异质结结构的制备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气相阳离子交换制备多孔单晶CoO纳米棒 | 第29-41页 |
3.1 本章引言 | 第29-30页 |
3.2 CoO纳米棒的制备和表征 | 第30-34页 |
3.3 多孔单晶CoO纳米棒的合成机理研究 | 第34-40页 |
3.3.1 气相阳离子交换的具体过程 | 第34-38页 |
3.3.2 ZnO到CoO交换在高温条件发生的原因 | 第38-39页 |
3.3.3 CoO保持单晶结构的原因 | 第39页 |
3.3.4 CoO保持多孔结构的原因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多孔单晶CoO纳米棒在催化产氢中的应用 | 第41-53页 |
4.1 本章引言 | 第41-42页 |
4.2 多晶多孔CoO纳米棒制备和表征 | 第42-44页 |
4.3 两种CoO纳米棒催化产氢性能对比 | 第44-46页 |
4.4 CoO纳米棒催化产氢机理解释 | 第46-50页 |
4.5 CoO纳米棒催化产氢稳定性讨论 | 第50-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多孔单晶CoO纳米棒在光电催化产氢中的应用 | 第53-61页 |
5.1 本章引言 | 第53-54页 |
5.2 CoO基本性质表征和光电产氢对比测试 | 第54-57页 |
5.3 两种CoO性能差异对比机理分析 | 第57-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CdS/CoO玉米棒状结构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 第61-68页 |
6.1 本章引言 | 第61-62页 |
6.2 CdS/CoO玉米棒状异质结的制备及表征 | 第62-64页 |
6.3 CdS/CoO玉米棒状结构的光降解性能 | 第64-65页 |
6.4 不同光催化剂降解差异机理分析 | 第65-6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