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TiO2(B)/锐钛矿异相结结构的构建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半导体光催化概述第10-11页
        1.1.1 光催化在能源、环境中的应用第10页
        1.1.2 光催化原理第10-11页
    1.2 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概述第11-15页
        1.2.1 二氧化钛晶体结构分类第12-13页
        1.2.2 二氧化钛合成方法第13-14页
            1.2.2.1 水热法第13页
            1.2.2.2 溶胶凝胶法第13-14页
            1.2.2.3 高温固相法第14页
        1.2.3 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第14-15页
    1.3 二氧化钛异质/相结第15-17页
    1.4 二氧化钛的可见光响应第17-18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工作思路第18-20页
第2章 试剂、仪器及测试方法第20-26页
    2.1 药品试剂与仪器第20-22页
        2.1.1 药品试剂第20-21页
        2.1.2 仪器第21-22页
    2.2 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第22-26页
        2.2.1 材料基本性能表征第22-23页
        2.2.2 光生载流子动力学表征第23-24页
        2.2.3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24-26页
第3章 基于表面优先型相变过程构建锐钛矿/TiO_2(B)异相结材料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第26-42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光催化样品的制备第26-27页
    3.3 锐钛矿/TiO_2(B)结构分析与相变机理第27-33页
        3.3.1 相结构第27-28页
        3.3.2 氮气吸附等温线第28-29页
        3.3.3 形貌第29-30页
        3.3.4 相变机理第30-33页
    3.4 不同锐钛矿/TiO_2(B)相组成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3-36页
        3.4.1 光催化产氢第33-34页
        3.4.2 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第34-36页
    3.5 锐钛矿/TiO_2(B)结构的光生电荷载流子行为第36-38页
        3.5.1 光电流第36-37页
        3.5.2 电化学阻抗第37页
        3.5.3 荧光光谱第37-38页
    3.6 影响光催化过程的其他影响因素第38-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通过相变抑制法构建锐钛矿/TiO_2(B)异相结结构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第42-48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光催化样品的制备第42-43页
    4.3 光催化剂的表征与光催化性能测试第43-46页
        4.3.1 相结构第43-44页
        4.3.2 形貌表征第44-45页
        4.3.3 光催化产氢第45页
        4.3.4 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TiO_2(B)的光吸收性能改性研究第48-58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光催化样品的制备第48-49页
        5.2.1 N掺杂TiO_2(B)第48页
        5.2.2 g-C_3N_4/TiO_2复合材料第48-49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9-57页
        5.3.1 N掺杂TiO_2(B)光催化剂性能研究第49-52页
            5.3.1.1 相结构第49-50页
            5.3.1.2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第50页
            5.3.1.3 光吸收性能第50-51页
            5.3.1.4 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第51-52页
        5.3.2 TiO_2与g-C_3N_4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2-57页
            5.3.2.1 相结构第52页
            5.3.2.2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第52-53页
            5.3.2.3 形貌表征第53-54页
            5.3.2.4 光催化产氢第54-55页
            5.3.2.5 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第55-56页
            5.3.2.6 TiO_2(B)/Urea系列样品的荧光光谱图第56-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第58-60页
    6.1 全文总结第58页
    6.2 工作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72页
致谢第72-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暴露{001}晶面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敏特性研究
下一篇:几种钼基复合氧化物和碳基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