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垭子隧道围岩变形及合理支护结构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软弱围岩条件大变形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软弱围岩条件公路隧道的施工方法现状 | 第11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现场监控的实施 | 第13-31页 |
·依托工程概况 | 第13-23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3-14页 |
·监测区段的工程地质特征 | 第14-18页 |
·动态施工的实施 | 第18-23页 |
·现场监控的内容及方法 | 第23-28页 |
·现场监控的项目和目的 | 第23-24页 |
·监控断面的选择及测点布置 | 第24-27页 |
·现场元件的埋设及注意事项 | 第27-28页 |
·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的判别 | 第28-30页 |
·围岩稳定性的判据 | 第28-29页 |
·支护效果的判别标准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现场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31-52页 |
·直墙式断面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31-33页 |
·YK214+011主控断面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33-44页 |
·初期支护的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33-39页 |
·二次衬砌的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39-44页 |
·变更后的断面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44-50页 |
·直墙式且仰拱闭合成环 | 第44-47页 |
·曲墙式且仰拱闭合成环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隧道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52-67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介绍 | 第52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52-53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计算假定 | 第53页 |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53-55页 |
·荷载释放系数的确定及实现 | 第55-57页 |
·荷载释放系数的确定 | 第55-56页 |
·荷载释放系数的实现 | 第56-57页 |
·施工过程的模拟方案 | 第57-59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9-65页 |
·拱部下沉和净空收敛 | 第59-62页 |
·塑性区分布 | 第62-63页 |
·初期支护内力分析 | 第63-65页 |
·锁脚锚杆轴力 | 第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