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要素供给及产能利用率--陕西和山东的案例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15-17页 |
1.3.1 样本选择 | 第15-16页 |
1.3.2 数据来源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1-3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1.1 城市旅游 | 第21-22页 |
2.1.2 旅游需求 | 第22-23页 |
2.1.3 旅游业产能利用率 | 第23-2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2.2.1 旅游系统理论 | 第24-26页 |
2.2.2 供给与需求平衡理论 | 第26-28页 |
2.2.3 供给侧改革理论 | 第28-30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30-37页 |
2.3.1 城市旅游与要素供给 | 第30-32页 |
2.3.2 旅游需求 | 第32-34页 |
2.3.3 城市旅游供求的耦合关系 | 第34-35页 |
2.3.4 旅游业产能利用率 | 第35-37页 |
第3章 模型构建与指标量化 | 第37-43页 |
3.1 城市旅游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37-40页 |
3.1.1 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3.1.2 指标选取与量化 | 第38-40页 |
3.2 旅游业产能利用率模型的构建 | 第40-43页 |
3.2.1 A级景区产能利用率模型的构建 | 第40-41页 |
3.2.2 星级宾馆产能利用率模型的构建 | 第41-43页 |
第4章 城市旅游要素供给与游客到访的相关性 | 第43-59页 |
4.1 城市旅游规模等级划分 | 第43-48页 |
4.1.1 陕西城市旅游规模等级划分 | 第43-45页 |
4.1.2 山东城市旅游规模等级划分 | 第45-48页 |
4.2 资源吸引与游客到访的相关性 | 第48-54页 |
4.2.1 陕西资源吸引与游客到访的相关性 | 第49-51页 |
4.2.2 山东资源吸引与游客到访的相关性 | 第51-54页 |
4.3 游客到访与宾馆接待的相关性 | 第54-59页 |
4.3.1 陕西游客到访与宾馆接待的相关性 | 第54-56页 |
4.3.2 山东游客到访与宾馆接待的相关性 | 第56-59页 |
第5章 旅游业产能利用率 | 第59-71页 |
5.1 A级景区的产能利用率 | 第59-65页 |
5.1.1 陕西A级景区的产能利用率 | 第59-62页 |
5.1.2 山东A级景区的产能利用率 | 第62-65页 |
5.2 星级宾馆的产能利用率 | 第65-71页 |
5.2.1 陕西星级宾馆的产能利用率 | 第65-67页 |
5.2.2 山东星级宾馆的产能利用率 | 第67-71页 |
第6章 陕西和山东的比较分析 | 第71-81页 |
6.1 城市旅游要素供给与游客到访相关性的比较 | 第71-77页 |
6.1.1 城市旅游规模等级划分的比较 | 第71-73页 |
6.1.2 资源吸引与游客到访相关性的比较 | 第73-75页 |
6.1.3 游客到访与宾馆接待相关性的比较 | 第75-77页 |
6.2 旅游业产能利用率的比较 | 第77-81页 |
6.2.1 A级景区产能利用率的比较 | 第77-78页 |
6.2.2 星级宾馆产能利用率的比较 | 第78-8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7.2 创新之处 | 第82页 |
7.3 不足与展望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