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1-13页 |
1.2.1 城市地表热岛效应的时间序列分析 | 第11-12页 |
1.2.2 城市热岛影响因子建模与演变特征分析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第15-21页 |
2.1 研究区 | 第15页 |
2.2 MODIS数据与预处理 | 第15-19页 |
2.2.1 MODIS数据介绍 | 第15-17页 |
2.2.2 MODIS数据预处理 | 第17-19页 |
2.3 DEM数据与预处理 | 第19-20页 |
2.4 气象数据与预处理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逐月地表温度时间序列构建 | 第21-30页 |
3.1 逐月地表温度时间序列构建 | 第21-27页 |
3.1.1 MODIS地表温度月合成 | 第21-22页 |
3.1.2 LST的空间分辨率提升 | 第22-27页 |
3.1.2.1 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反照率的关系 | 第22-23页 |
3.1.2.2 基于NDVI的LST空间分辨率提升 | 第23-24页 |
3.1.2.3 基于多因子的LST空间分辨率提升 | 第24-27页 |
3.2 地表温度时间序列评价 | 第27-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城市热岛量化及成分分离 | 第30-43页 |
4.1 城市热岛量化 | 第30-32页 |
4.1.1 城乡界线选取 | 第30页 |
4.1.2 城市热岛量化 | 第30-32页 |
4.2 时间序列建模 | 第32-40页 |
4.2.1 时间序列模型概述 | 第32-33页 |
4.2.2 经典季节分离模型 | 第33-35页 |
4.2.3 X-11-ARIMA模型 | 第35-37页 |
4.2.4 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对比 | 第37-40页 |
4.3 北京城市热岛时间尺度特征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逐日UHI高频序列构建及支持向量回归 | 第43-53页 |
5.1 支持向量机(SVM) | 第43-45页 |
5.2 地气界面关键参量提取及逐日城市热岛高频时间序列构建 | 第45-46页 |
5.3 SVR方法模拟逐日高频UHI时间序列 | 第46-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城市热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1页 |
6.1 气候因子 | 第53-54页 |
6.2 气象因子 | 第54-56页 |
6.3 人为因素 | 第56-57页 |
6.4 各因子对城市热岛的贡献对比 | 第57-5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7.1 结论 | 第61-62页 |
7.2 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