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现存的异构系统数据交换技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现存的数据交换平台产品 | 第13-15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5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数据交换平台的总体分析 | 第17-31页 |
·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的目标 | 第17页 |
·数据交换平台的简介 | 第17-19页 |
·数据交换的体系结构 | 第19-21页 |
·数据层 | 第19-20页 |
·中间件层 | 第20-21页 |
·应用层 | 第21页 |
·数据交换平台的功能模块 | 第21-26页 |
·数据采集 | 第22-23页 |
·数据转换 | 第23-24页 |
·数据整合 | 第24-25页 |
·数据传输 | 第25-26页 |
·数据交换过程的分析 | 第26-31页 |
·本地-本地数据交换 | 第26-27页 |
·异地-本地数据交换 | 第27-28页 |
·异地-异地数据交换 | 第28-31页 |
第三章 XML 相关操作 | 第31-47页 |
·XML 简介 | 第31-34页 |
·XML 的特点 | 第31-32页 |
·XML 技术的优势 | 第32-33页 |
·XML 的语法结构 | 第33-34页 |
·文档类型定义DTD 和XML Schemas | 第34-39页 |
·文档类型定义DTD | 第34-36页 |
·XML Schemas | 第36-39页 |
·Xpath、XQuery 及XSLT | 第39-41页 |
·Xpath | 第39-41页 |
·XQuery | 第41页 |
·XSLT | 第41页 |
·XLink/XPointer | 第41-42页 |
·DOM、SAX 及DOM4J | 第42-47页 |
·DOM | 第42-45页 |
·SAX | 第45页 |
·DOM4J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数据转换的研究 | 第47-55页 |
·Web 数据到XML 文档的映射 | 第47页 |
·XML 文档和数据库的映射 | 第47-55页 |
·模板驱动映射 | 第48-49页 |
·模型驱动映射 | 第49-55页 |
第五章 数据交换的实现过程 | 第55-63页 |
·利用二叉树实现从HTML 文档到XML 文档的转换 | 第55-56页 |
·数据库数据与XML 数据的转换 | 第56-63页 |
·利用Velocity 模板将数据库生成XML 文档的过程 | 第59-60页 |
·利用Velocity 模板将XML 文档存入数据库的过程 | 第60-63页 |
第六章 数据交换平台的实验设计 | 第63-73页 |
·实验硬件环境 | 第63页 |
·实验软件环境 | 第63页 |
·实验运行界面分析 | 第63-68页 |
·数据交换平台的首页 | 第63-64页 |
·数据采集功能的界面 | 第64-66页 |
·数据转存功能的界面 | 第66-68页 |
·数据交换平台的类设计 | 第68-73页 |
·控制类(XMLServlet) | 第68页 |
·数据库操作类 | 第68-70页 |
·数据转换类 | 第70-73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73-75页 |
·论文完成的总结 | 第73页 |
·设想及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