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建筑结合环境设计的低碳生态性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人与生态环境第11页
     ·人与资源能源第11-12页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12-13页
   ·国内外的研究的现状第13-14页
   ·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论文结构第15-16页
第二章 建筑的可持续使命第16-27页
   ·气候变化与建筑第16-19页
     ·全球变暖的成因第16页
     ·全球变暖的危害第16-17页
     ·全球变暖问题的困境第17-18页
     ·建筑与全球变暖问题第18-19页
   ·能源危机与建筑第19-20页
     ·全球能源资源概况第19页
     ·建筑能耗与建筑节能第19-20页
     ·我国的建筑能耗情况第20页
   ·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过程演变第20-26页
     ·生态学的启示第20-21页
     ·前能源时代第21-24页
     ·能源时代第24-25页
     ·环境的时代选择第25-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结合环境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第27-44页
   ·建成前环境的分析第27-28页
   ·结合环境的建筑布局第28-34页
     ·地形方位对建筑的作用第29-30页
     ·建筑群布局对建筑的作用第30-32页
     ·建筑朝向对建筑的作用第32页
     ·室外空间对建筑的作用第32-34页
   ·结合环境的建筑元素第34-39页
     ·窗户与采光第34页
     ·窗户与通风第34-36页
     ·屋顶形式第36-37页
     ·墙体形式第37-38页
     ·中庭空间第38-39页
   ·生态元素的应用第39-43页
     ·植被第39-40页
     ·建筑结合绿化设计第40-42页
     ·水体第42-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结合环境的建筑技术设计方法第44-71页
   ·建筑室内温度季节性分析第44-46页
     ·过冷时段第45-46页
     ·过热时段第46页
     ·中性时段第46页
   ·被动式采暖设计第46-57页
     ·被动式太阳房利用太阳能的形式第46-49页
     ·合理的选址与朝向第49-50页
     ·建筑围护构件设计第50-55页
     ·建筑平面的设计第55-57页
   ·被动式降温设计第57-62页
     ·被动式降温基本策略第57-61页
     ·特定区域的被动式降温设计方法第61-62页
     ·被动式降温的低碳生态性第62页
   ·遮阳设计第62-67页
     ·遮阳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第63页
     ·透明部位的遮阳设计第63-66页
     ·不透明部位的遮阳设计第66页
     ·遮阳板的功能第66-67页
   ·自然通风第67-70页
     ·通风类型第67-69页
     ·通风设计的要素第69-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环境型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策略第71-76页
   ·我国的气候环境与建筑节能第71-72页
     ·我国建筑气候特点第71-72页
     ·气候因素与建筑节能的密切关系第72页
   ·我国的建筑业急需低碳生态化发展第72-73页
   ·我国的发展环境型建筑所面临的问题第73-74页
     ·被动式节能技术、材料利用率低第73页
     ·相关主体节能意识薄弱第73-74页
     ·环境型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缺乏第74页
   ·我国发展环境型建筑的策略第74-75页
     ·关注普通建筑第74页
     ·优化建筑设计第74页
     ·开发节能建筑围护构件第74-75页
   ·小结第75-76页
结束语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81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晋南全国重点文物古建筑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下一篇:建筑风水学在张壁古堡形制上的运用与保护措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