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 | 第10-14页 |
·研究的对象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的对象 | 第14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6-18页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第16页 |
·古建筑 | 第16页 |
·周边环境 | 第16页 |
·价值评估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晋南全国重点文物古建筑的现状 | 第18-47页 |
·晋南地区全国重点文物古建筑遗存现状 | 第18-46页 |
·文物古建筑现状概述 | 第18-19页 |
·建筑单体现状 | 第19-31页 |
·建筑单体现状毁损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院落设施条件现状 | 第32-36页 |
·院落设施条件现状分析 | 第36-37页 |
·周边环境现状 | 第37-42页 |
·周边环境现状分析 | 第42-46页 |
·文物古建筑遗存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晋南全国重点文物古建筑价值评估方法构建 | 第47-65页 |
·价值评估方法的制定依据 | 第47-48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7页 |
·文物保护中的“有机更新”理论 | 第47-48页 |
·评定标准 | 第48页 |
·评定方法 | 第48-55页 |
·主观判断法 | 第48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8-55页 |
·价值评估方法的具体构成 | 第55-63页 |
·保护单位各建筑单体的安全稳定性评估 | 第56-60页 |
·保护单位整体风貌评估 | 第60-62页 |
·院落设施条件评估 | 第62-63页 |
·周边环境评估 | 第63页 |
·文物保护单位的综合价值评定 | 第63-65页 |
第四章 晋南全国重点文物古建筑价值评估方法的应用 | 第65-99页 |
·大悲院文物古建筑安全稳定性评估 | 第65-72页 |
·文物古建筑安全稳定性评估涉及元素的权重 | 第65-70页 |
·依据实地调研对大悲院文物古建筑进行安全稳定性评估 | 第70-72页 |
·大悲院文物保护单位整体风貌价值评估 | 第72-84页 |
·文物保护单位整体风貌价值评估涉及因素的权重 | 第72-75页 |
·大悲院文物古建筑遗存整体风貌价值评估 | 第75-83页 |
·大悲院整体风貌价值评估结论 | 第83-84页 |
·院落设施条件评估 | 第84-88页 |
·院落状况 | 第84-87页 |
·院落工程设施条件 | 第87-88页 |
·大悲院文物建筑周边环境评估 | 第88-93页 |
·现有保护区范围和建控地带范围评估 | 第89-90页 |
·附近文物保存现状评估 | 第90页 |
·周边道路街巷评估 | 第90页 |
·大悲院四周民居式样评估 | 第90-93页 |
·曲村镇民俗及居民生活方式 | 第93页 |
·文物建筑的商业利用情况评估 | 第93页 |
·大悲院文物保护单位综合价值评估 | 第93-97页 |
·历史价值 | 第93-94页 |
·科学价值 | 第94-95页 |
·艺术价值 | 第95-96页 |
·社会价值 | 第96-97页 |
·经济价值 | 第97页 |
·小结 | 第97-99页 |
·大悲院的保护工作方面 | 第97-98页 |
·管理机构的组织建设方面 | 第98-9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1页 |
插图、表目录 | 第101-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