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7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5-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2-23页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4-30页 |
2.1 农村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 | 第24-28页 |
2.1.1 传统的社区治理和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2.1.2 农村社区治理的特征 | 第25-26页 |
2.1.3 农村社区治理的功能 | 第26页 |
2.1.4 我国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的历史演进 | 第26-2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2.2.1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理论 | 第28页 |
2.2.2 法治理论 | 第28-30页 |
3 宿州市农村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现状 | 第30-38页 |
3.1 宿州市农村社区治理进展情况概述 | 第30-31页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1-35页 |
3.2.1 问卷调查的样本概述 | 第31-32页 |
3.2.2 访谈对象的信息综述 | 第32-33页 |
3.2.3 研究的信效度分析 | 第33-34页 |
3.2.4 农村社区治理满意度与村民参与的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3.3 社区治理的成效分析 | 第35-38页 |
4 宿州市农村社区治理各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8-45页 |
4.1 农村社区治理各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4.1.1 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不高 | 第38页 |
4.1.2 农村社区工作者的整体力量较弱 | 第38-40页 |
4.1.3 居民政治冷漠 | 第40页 |
4.1.4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热情较低 | 第40-41页 |
4.1.5 资金整合困难 | 第41-42页 |
4.2 宿州市农村社区治理各主体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 第42-45页 |
4.2.1 基层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存在“越位”与“缺位” | 第42页 |
4.2.2 社区管理不够规范 | 第42-43页 |
4.2.3 居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 第43页 |
4.2.4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机制不健全 | 第43-44页 |
4.2.5 多元化筹资能力不强 | 第44-45页 |
5 协同治理视角下农村社区治理主体创新的对策分析 | 第45-53页 |
5.1 农村社区治理主体创新的必要性 | 第45-47页 |
5.1.1 推进农村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现实紧迫性 | 第45页 |
5.1.2 协同治理视角下农村社区治理主体创新的基本原则 | 第45-47页 |
5.2 国内农村社区治理经验借鉴 | 第47-48页 |
5.2.1 山东省平度市农村社区治理模式 | 第47页 |
5.2.2 河南省新乡市农村社区治理模式 | 第47-48页 |
5.3 协同共治: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的创新 | 第48-53页 |
5.3.1 强化服务型政府在农村社区治理的引导性 | 第48-49页 |
5.3.2 完善农村社区治理的管理机制 | 第49-50页 |
5.3.3 提升居民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水平 | 第50-51页 |
5.3.4 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的法治化 | 第51-52页 |
5.3.5 建立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 | 第52-53页 |
6 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53-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6.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A | 第59-62页 |
附录B | 第62-63页 |
附录C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