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2-17页 |
1、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第12页 |
2、西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2-14页 |
2.1 病因认识 | 第12-13页 |
2.2 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3、类风湿关节炎病机证素的初步探讨 | 第14-17页 |
3.1 病机证素的提出 | 第14页 |
3.2 病机证素的指导意义 | 第14页 |
3.3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证素辨识标准 | 第14-17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7-51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7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7-18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8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1 调查项目 | 第18页 |
2.2 调查方式 | 第18页 |
2.3 观察方法 | 第18-19页 |
3 调查病例数 | 第19页 |
4 数据管理 | 第19-20页 |
4.1 原始数据现场采集 | 第19页 |
4.2 建立数据库 | 第19页 |
4.3 数据录入人员培训 | 第19页 |
4.4 双机独立数据录入 | 第19-20页 |
4.5 录入完成锁定数据库 | 第20页 |
5 统计分析处理方法 | 第20页 |
6 质量控制 | 第20页 |
7 研究结果 | 第20-43页 |
7.1 临床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 第20-25页 |
7.2 RA各病机证素分布、组合 | 第25-29页 |
7.3 病机证素与临床一般资料的相关性 | 第29-31页 |
7.4 病机证素与关节炎表现、健康指数、关节功能分级相关性 | 第31-34页 |
7.5 各病机证素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 第34-41页 |
7.6 RA主要两两兼夹病机证素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 第41-43页 |
8 讨论 | 第43-51页 |
8.1 RA病机证素与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第44页 |
8.2 寒、湿是RA的主要病机 | 第44-45页 |
8.3 RA各病机证素与关节炎症表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8.4 RA患者血常规的异常与寒、湿密切相关 | 第46页 |
8.5 风、血虚可致RA患者急性时相反应物升高 | 第46-47页 |
8.6 瘀、血虚与RA患者免疫球蛋白异常相关 | 第47-48页 |
8.7 瘀可致RF、抗CCP升高 | 第48页 |
8.8 RA病机证素两两兼夹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 第48-50页 |
8.9 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89页 |
附录1:类风湿关节炎病机证素临床现场调查问卷 | 第54-84页 |
附录2:文献综述 | 第84-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