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9页 |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0-12页 |
1.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1.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 第10-11页 |
1.1.3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1.2 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2-14页 |
1.3 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机理 | 第14-15页 |
1.4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基体体系 | 第15-20页 |
1.4.1 PEO 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第15-16页 |
1.4.2 聚酯类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第16-17页 |
1.4.3 PAN 体系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第17-18页 |
1.4.4 PVDF 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第18-19页 |
1.4.5 其他聚合物基体 | 第19-20页 |
1.5 制备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 | 第20-24页 |
1.5.1 纯凝胶体系 | 第20页 |
1.5.2 多孔凝胶体系 | 第20-24页 |
1.6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存在的问题及改性方法 | 第24-26页 |
1.6.1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1.6.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改性方法 | 第25-26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思想,创新性及主要内容 | 第26-29页 |
1.7.1 本课题的研究思想 | 第26-27页 |
1.7.2 本课题的创新性 | 第27-28页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9-30页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9页 |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2.2 薄膜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30-31页 |
2.2.1 聚合物电纺膜的 SEM 形貌测试 | 第30页 |
2.2.2 聚合物电纺膜的 TG 稳定性测试 | 第30页 |
2.2.3 聚合物电纺膜的 DSC 测试 | 第30页 |
2.2.4 聚合物电纺膜吸液率测试 | 第30-31页 |
2.2.5 吸液率测试 | 第31页 |
2.3 薄膜的电化学测试 | 第31-32页 |
2.3.1 离子电导率测试 | 第31-32页 |
2.3.2 电化学稳定窗口测试 | 第32页 |
2.3.3 首次充放电及循环性能测试 | 第32页 |
2.4 薄膜的机械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第3章 TPU/P(VDF-HFP)共混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研究 | 第33-44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34页 |
3.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34-43页 |
3.3.1 物理性能表征 | 第34-37页 |
3.3.2 电池性能测试 | 第37-42页 |
3.3.3 机械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3.4 结论 | 第43-44页 |
第4章 不同浓度的 TPU/P(VDF-HFP)共混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研究 | 第44-56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不同浓度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45页 |
4.3 不同浓度的 TPU/ P(VDF-HFP)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45-55页 |
4.3.1 物理性能表征 | 第45-49页 |
4.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9-53页 |
4.3.3 机械性能测试 | 第53-55页 |
4.4 结论 | 第55-56页 |
第5章 不同配比的 TPU/P(VDF-HFP)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56-64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不同基体配比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56-57页 |
5.3 不同基体配比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57-63页 |
5.3.1 物理性能表征 | 第57-59页 |
5.3.2 电化学性能 | 第59-63页 |
5.4 结论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以及接收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