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概论 | 第11-12页 |
1.1.1 组合梁的分类 | 第11-12页 |
1.1.2 组合梁的特点 | 第12页 |
1.2 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的应用简介与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2.1 蜂窝钢梁的研究与应用 | 第13-14页 |
1.2.2 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与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静载试验概况 | 第18-34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18页 |
2.2 试验内容 | 第18页 |
2.3 试验梁的设计 | 第18-20页 |
2.4 试验梁的制作 | 第20-23页 |
2.4.1 蜂窝钢梁的制作 | 第20-23页 |
2.4.2 抗剪件的选用与制作 | 第23页 |
2.4.3 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的制作 | 第23页 |
2.5 试验材料选择及材性 | 第23-25页 |
2.5.1 混凝土 | 第23-24页 |
2.5.2 钢与栓钉 | 第24-25页 |
2.5.3 普通钢筋 | 第25页 |
2.6 试件的加载与测试 | 第25-26页 |
2.6.1 加载装置 | 第25页 |
2.6.2 加载制度 | 第25-26页 |
2.7 测试方法及内容 | 第26-28页 |
2.7.1 测试方法 | 第26页 |
2.7.2 测试内容 | 第26-28页 |
2.8 试验现象 | 第28-33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47页 |
3.1 平截面假定的验证 | 第34-36页 |
3.2 承载能力分析 | 第36-37页 |
3.3 挠曲变形分析 | 第37-40页 |
3.3.1 扩张比 | 第38-39页 |
3.3.2 孔形 | 第39页 |
3.3.3 钢翼缘埋入混凝土深度 | 第39-40页 |
3.3.4 栓钉长度 | 第40页 |
3.4 孔口应力分析 | 第40-45页 |
3.4.1 圆形孔的孔周应力 | 第41-43页 |
3.4.2 正六边形孔的孔周应力 | 第43-45页 |
3.4.3 孔周应力的对比分析 | 第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第47-61页 |
4.1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介绍 | 第47页 |
4.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47-56页 |
4.2.1 单元选择和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47-51页 |
4.2.2 模型接触设置 | 第51页 |
4.2.3 边界条件与载荷 | 第51-52页 |
4.2.4 网格划分 | 第52页 |
4.2.5 分析步设置 | 第52页 |
4.2.6 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4.2.7 计算过程 | 第53-56页 |
4.3 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56-60页 |
4.3.1 荷载 | 第56-57页 |
4.3.2 挠曲变形分析 | 第57-59页 |
4.3.3 孔周应力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ABAQUS有限元模拟拓展分析 | 第61-80页 |
5.1 钢-混凝土蜂窝梁各孔孔周应力 | 第61-63页 |
5.1.1 圆形形孔孔周应力 | 第61-62页 |
5.1.2 正六边形孔孔周应力 | 第62-63页 |
5.2 混凝土强度对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 第63-67页 |
5.3 钢材强度对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 第67-71页 |
5.4 钢梁腹板厚度对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 第71-76页 |
5.5 扩张比对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 第76-7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