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3页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1.2.1 根系分泌物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2 根系分泌物产生的机制 | 第13页 |
1.2.3 根系分泌物产生的影响因子 | 第13-14页 |
1.2.4 根系分泌物产生的生态效应 | 第14-16页 |
1.2.5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 第16-17页 |
1.2.6 根系分泌物的提取 | 第17-18页 |
1.2.7 根系分泌物的测定方法 | 第18-20页 |
1.3 根表铁膜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3.1 根表铁膜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1.3.2 根表铁膜的生态效应 | 第21页 |
1.4 问题及展望 | 第21-22页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2.1.1 供试植物材料 | 第2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2.2.1 模拟根系分泌物对铁膜形成及解析吸影响 | 第25页 |
2.2.2 根际袋实验 | 第25-26页 |
2.3 测定方法 | 第26-31页 |
2.3.1 苔草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提取、纯化和测定 | 第26-27页 |
2.3.2 苔草根系低分子有机酸的收集、提取、纯化和测定 | 第27-28页 |
2.3.3 根表铁膜的测定 | 第28页 |
2.3.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8-29页 |
2.3.5 重金属形态测定 | 第29页 |
2.3.6 苔草铅总量测定 | 第29-30页 |
2.3.7 土壤酶测定 | 第30页 |
2.3.8 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测定 | 第30-31页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2-47页 |
3.1 鄱阳湖南矶山苔草根系分泌物成分鉴定与分析 | 第32-35页 |
3.1.1 GC-MS 分析苔草根系分泌物的成分 | 第32-34页 |
3.1.2 高效液相分析苔草根系分泌物的组成 | 第34页 |
3.1.3 铅胁迫对苔草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 根系分泌物对苔草根表铁膜形成及解吸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1 根系分泌物对苔草根表铁膜形成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根系分泌物对苔草根表铁膜解吸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铅活性的影响 | 第37-41页 |
3.3.1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铅活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3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铅迁移转化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酶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1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2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3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 第43页 |
3.5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43-47页 |
3.5.1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细菌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2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3.5.3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50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4.1.1 鄱阳湖苔草根系分泌物的主要成分 | 第47页 |
4.1.2 根系分泌物对苔草根表铁膜的影响 | 第47页 |
4.1.3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重金属铅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4.1.4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酶的影响 | 第48页 |
4.1.5 铅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48页 |
4.2 问题及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