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生活废水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燃料电池的分类第14-15页
    1.3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史第15-17页
    1.4 MFC工作原理及体系能量损失分析第17-21页
        1.4.1 MFC工作原理第17-19页
        1.4.2 MFC系统能量损失分析第19-21页
    1.5 MFC装置第21-28页
        1.5.1 MFC反应器第21-26页
        1.5.2 电极材料第26-27页
        1.5.3 隔膜第27-28页
    1.6 生活污水现状及未来第28-30页
    1.7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0-3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3-39页
    2.1 药品试剂与仪器第33-34页
        2.1.1 药品试剂第33-34页
        2.1.2 实验仪器第34页
    2.2 装置及阴极液、阳极液组成第34-36页
        2.2.1 装置第34-35页
        2.2.2 阴极液和阳极溶液组成第35-36页
    2.3 电压、电流及功率密度的测定第36页
    2.4 菌种来源第36页
    2.5 分析与表征第36-39页
        2.5.1 循环伏安测试第36-37页
        2.5.2 交流阻抗测试第37页
        2.5.3 极化曲线测试第37页
        2.5.4 扫描电镜测试前电极预处理第37-39页
第三章 葡萄糖浓度对废水MFC产电特性的影响第39-51页
    3.1 阴极和阳极电极液组成第39-40页
    3.2 MFC的运行第40-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49页
        3.3.1 MFC的启动第41-42页
        3.3.2 MFC开路电压第42页
        3.3.3 MFC输出功率密度与外接电阻的关系第42-44页
        3.3.4 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循环伏安曲线第44-45页
        3.3.5 功率密度与电流密度关系第45-46页
        3.3.6 MFC运行中的阳极阻抗测试第46-49页
        3.3.7 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极化曲线第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温度对MF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1-65页
    4.1 阴极和阳极液组成第51-52页
    4.2 体系温度的保持第5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2-63页
        4.3.1 MFC的启动第52-53页
        4.3.2 MFC开路电压第53-54页
        4.3.3 MFC输出功率密度与外接电阻的关系第54-55页
        4.3.4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第55-57页
        4.3.5 MFC运行中的阳极阻抗测试第57-60页
        4.3.6 不同温度下功率密度与电流密度关系曲线第60-61页
        4.3.7 不同温度下的极化曲线第61-62页
        4.3.8 碳毡扫描电镜测试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9页
    5.1 结论第65-66页
    5.2 展望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9页
致谢第79-8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沼气能源开发利用中各利益主体行为研究
下一篇:基于提高用能效率的分布式电源优化及孤岛划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