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橡胶工业论文--热塑性弹性体论文--聚酯弹性体论文

MDI体系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其动态、耐热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聚氨酯弹性体的简介第13页
    1.2 聚氨酯弹性体的发展第13-17页
        1.2.1 国内外聚氨酯弹性体的发展状况第13-14页
        1.2.2 聚氨酯弹性体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4-17页
            1.2.2.1 聚氨酯弹性体的生产现状第14-16页
            1.2.2.2 聚氨酯弹性体的发展趋势第16-17页
    1.3 聚氨酯弹性体的特性第17-19页
    1.4 原料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第19-23页
        1.4.1 低聚物多元醇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第20-21页
        1.4.2 异氰酸酯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1.4.3 扩链剂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第22-23页
    1.5 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概述第23-25页
        1.5.1 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简介第23-24页
        1.5.2 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加工方法分类第24页
        1.5.3 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第24-25页
    1.6 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及开发第25-26页
    1.7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软段对MDI体系聚氨酯弹性体动态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第27-40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29页
        2.2.1 实验原料及助剂第27-28页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8页
        2.2.3 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第28-29页
    2.3 测试与表征第29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9-39页
        2.4.1 软段多元醇结构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29-32页
            2.4.1.1 软段多元醇结构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29-30页
            2.4.1.2 软段多元醇结构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2.4.1.3 软段多元醇结构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31-32页
        2.4.2 软段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32-36页
            2.4.2.1 软段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2-33页
            2.4.2.2 软段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第33-35页
            2.4.2.3 软段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2.4.3 软段多元醇的并用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36-39页
            2.4.3.1 软段多元醇的并用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2.4.3.2 软段多元醇的并用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2.4.3.3 软段多元醇的并用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硬段对MDI体系聚氨酯弹性体动态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第40-55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实验部分第40-41页
        3.2.1 实验原料及助剂第40-41页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41页
        3.2.3 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第41页
    3.3 测试与表征第41-42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2-53页
        3.4.1 扩链剂种类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42-45页
            3.4.1.1 扩链剂种类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2-43页
            3.4.1.2 扩链剂种类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3.4.1.3 扩链剂种类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3.4.2 扩链剂并用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45-48页
            3.4.2.1 扩链剂并用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3.4.2.2 扩链剂并用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3.4.2.3 扩链剂并用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3.4.3 硬段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48-50页
            3.4.3.1 硬段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8页
            3.4.3.2 硬段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第48-50页
            3.4.3.3 硬段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50页
        3.4.4 MDI/NDI并用比例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50-53页
            3.4.4.1 MDI/NDI并用比例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1页
            3.4.4.2 MDI/NDI并用比例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第51-52页
            3.4.4.3 MDI/NDI并用比例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芳纶短纤维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第55-68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实验部分第55-57页
        4.2.1 实验原料及助剂第55-56页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56页
        4.2.3 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第56-57页
    4.3 测试与表征第57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7-66页
        4.4.1 合成工艺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57-59页
            4.4.1.1 合成工艺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7-58页
            4.4.1.2 合成工艺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4.4.2 芳纶短纤维长径比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59-62页
            4.4.2.1 芳纶短纤维长径比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9页
            4.4.2.2 芳纶短纤维长径不同的聚氨酯弹性体扫描电镜图第59-60页
            4.4.2.3 芳纶短纤维长径比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4.4.2.4 芳纶短纤维长径比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4.4.3 芳纶短纤维的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62-66页
            4.4.3.1 芳纶短纤维的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4.4.3.2 芳纶短纤维含量不同的聚氨酯弹性体扫描电镜图第63-64页
            4.4.3.3 芳纶短纤维的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第64-65页
            4.4.3.4 芳纶短纤维的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MDI体系聚氨酯微孔弹性体性能的研究第68-86页
    5.1 引言第68-69页
    5.2 实验部分第69-70页
        5.2.1 实验原料及助剂第69页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69-70页
    5.3 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第70页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0-84页
        5.4.1 发泡剂用量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70-73页
            5.4.1.1 发泡剂用量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0-71页
            5.4.1.2 发泡剂用量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泡孔结构的影响第71-72页
            5.4.1.3 发泡剂用量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动静刚度性能的影响第72-73页
            5.4.1.4 发泡剂用量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73页
        5.4.2 多元醇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73-76页
            5.4.2.1 多元醇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4页
            5.4.2.2 多元醇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动静刚度性能的影响第74-75页
            5.4.2.3 多元醇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5.4.3 扩链交联剂的种类及并用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76-81页
            5.4.3.1 扩链交联剂的种类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6-77页
            5.4.3.2 EG/TMP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7-78页
            5.4.3.3 EG/TMP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泡孔结构的影响第78页
            5.4.3.4 EG/TMP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第78-79页
            5.4.3.5 EG/TMP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79-81页
        5.4.4 MDI/100LL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第81-84页
            5.4.4.1MDI/100LL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1页
            5.4.4.2 MDI/100LL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泡孔结构的影响第81-82页
            5.4.4.3 MDI/100LL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第82-83页
            5.4.4.4 MDI/100LL并用比例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第83-84页
            5.4.4.5 MDI/100LL不同并用比例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DSC图第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致谢第94-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5-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铃薯全粉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化学计量学—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苯甲醛衍生物同分异构体的研究与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