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分析及其防护技术介绍 | 第14-21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分析 | 第14-16页 |
2.3 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威胁 | 第16-18页 |
2.3.1 电力信息系统安全威胁 | 第16-17页 |
2.3.2 电力信息网络边界安全威胁 | 第17-18页 |
2.4 电力信息网络常用安全防护设备 | 第18-20页 |
2.4.1 安全隔离装置 | 第18-19页 |
2.4.2 防火墙 | 第19页 |
2.4.3 入侵检测系统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一种改进的权重计算方法在评估中的应用 | 第21-35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层次分析法 | 第21-23页 |
3.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3.2.2 层次分析法优劣分析 | 第22-23页 |
3.3 三角模糊数介绍 | 第23-24页 |
3.4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指标权重确定算法设计 | 第24-27页 |
3.5 电力信息系统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第27-30页 |
3.6 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评估 | 第30-34页 |
3.6.1 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 | 第30-32页 |
3.6.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评估 | 第32-3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设计 | 第35-42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电力信息网络态势评估模型 | 第35-38页 |
4.2.1 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态势要素感知 | 第35页 |
4.2.2 电力信息网络安全事件融合 | 第35-36页 |
4.2.3 态势值计算模型 | 第36-38页 |
4.3 确定评估参数 | 第38-39页 |
4.3.1 主机及子网权重 | 第38页 |
4.3.2 时间重要性权重 | 第38页 |
4.3.3 攻击威胁指数 | 第38-39页 |
4.4 实验分析 | 第39-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算法设计 | 第42-49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相关算法介绍 | 第42-45页 |
5.2.1 支持向量机 | 第42-43页 |
5.2.2 GeesePSO 算法 | 第43-44页 |
5.2.3 集成学习 | 第44页 |
5.2.4 基于负相关学习理论的误差函数 | 第44-45页 |
5.3 基于雁群启示的粒子群选择性集成支持向量机算法设计 | 第45-46页 |
5.4 基于 GeesePSOSEN-SVM 算法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 | 第46-48页 |
5.4.1 归一化处理 | 第46-47页 |
5.4.2 网络态势样本重构 | 第47页 |
5.4.3 MATLAB 预测与实验对比 | 第47-4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总结 | 第49-5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4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