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DSTATCOM 中 IGBT 工作原理 | 第17-25页 |
2.1 DSTATCOM 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2 DSTATCOM 中 IGBT 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 | 第18-24页 |
2.2.1 IGBT 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 第19-23页 |
2.2.1.1 静态特性 | 第19-20页 |
2.2.1.2 动态特性 | 第20-21页 |
2.2.1.3 交换特性 | 第21-23页 |
2.2.2 DSTATCOM 中 IGBT 的工作方式 | 第23-24页 |
2.2.2.1 DSTATCOM 滞环控制 | 第23-24页 |
2.2.2.2 IGBT 工作方式 | 第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IGBT 关断过电压分析与抑制 | 第25-37页 |
3.1 DSTATCOM 中 IGBT 关断过电压产生机理 | 第25-26页 |
3.2 主电路分布电感参数的确定 | 第26-27页 |
3.2.1 分布参数仿真测量方法 | 第26-27页 |
3.2.2 分布参数理论估算方法 | 第27页 |
3.3 抑制措施的确定 | 第27-36页 |
3.3.1 缓冲电路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 第28-30页 |
3.3.1.1 缓冲电路的作用 | 第28-29页 |
3.3.1.2 缓冲电路的原理 | 第29-30页 |
3.3.2 IGBT 缓冲电路分析比较 | 第30-32页 |
3.3.3 不同缓冲电路分析与参数计算 | 第32-36页 |
3.3.3.1 A 型缓冲电路参数的确定 | 第32-33页 |
3.3.3.2 B 型缓冲电路参数的确定 | 第33-34页 |
3.3.3.3 C 型缓冲电路参数的确定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IGBT 关断过电压防护措施的设计 | 第37-53页 |
4.1 三相四线制 DSTATCOM 在 MATLAB 中的仿真模型 | 第37-40页 |
4.1.1 仿真模型总体结构及参数 | 第37-38页 |
4.1.2 DSTATCOM 主电路参数的计算 | 第38-39页 |
4.1.3 IGBT 的参数确定 | 第39-40页 |
4.2 缓冲电路拓扑结构确定 | 第40-45页 |
4.2.1 缓冲电路的仿真模型 | 第40-41页 |
4.2.2 不同缓冲电路的仿真模型 | 第41页 |
4.2.3 各缓冲电路的参数计算结果 | 第41-42页 |
4.2.4 不同缓冲电路仿真结果 | 第42-45页 |
4.2.5 不同缓冲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 第45页 |
4.3 DSTATCOM 实际装置中缓冲电路参数选定 | 第45-52页 |
4.3.1 缓冲电路参数的选定标准和理论计算 | 第46页 |
4.3.2 仿真对比 | 第46-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IGBT 关断过电压防护措施的实现与应用 | 第53-61页 |
5.1 缓冲电路在不同系统负载下的仿真验证 | 第53-55页 |
5.1.1 不平衡负载时 | 第53-54页 |
5.1.2 平衡负载时 | 第54-55页 |
5.2 缓冲电路在 DSTATCOM 中的实际应用 | 第55-59页 |
5.2.1 DSTATCOM 样机制作 | 第55-57页 |
5.2.2 实验验证 | 第57-59页 |
5.2.2.1 低压对比实验 | 第57-58页 |
5.2.2.2 额定电压实验验证 | 第58-59页 |
5.3 DSTATCOM 装置的挂网运行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