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换热设备论文

BOG再液化系统多股流换热器通道排列与分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5页
        1.1.1 BOG 再液化系统多股流换热器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2页
        1.2.1 多股流换热器的概况和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2 数值模拟方法在换热器研究中的应用第19-22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22-23页
第二章 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方法第23-39页
    2.1 流体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第23-31页
        2.1.1 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控制方程第23-25页
        2.1.2 湍流模型第25-29页
        2.1.3 传热的基本方式及其机理第29-31页
    2.2 多股流换热器传热模型的建立第31-38页
        2.2.1 FLUENT 软件介绍第31-32页
        2.2.2 多股流换热器几何模型第32-33页
        2.2.3 网格划分第33-36页
        2.2.4 边界类型定义第36页
        2.2.5 数值模拟的求解计算第36-38页
    2.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管程通道排列与分配方式对传热的影响第39-55页
    3.1 管程通道排列方式的研究第39-43页
        3.1.1 不同管程通道排列方式下的模拟结果分析第39-41页
        3.1.2 以传热为目标的最优管程通道排列方式第41-43页
    3.2 管程通道分配比例的研究第43-54页
        3.2.1 不同管程通道分配比例下的模拟结果分析第43-48页
        3.2.2 全局最优管程通道分配比例的影响因素第48-54页
    3.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管板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数值模拟方法第55-67页
    4.1 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理论基础第55-61页
        4.1.1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第55-57页
        4.1.2 热弹性力学的基本关系式第57-61页
    4.2 多股流换热器管板模型的建立第61-66页
        4.2.1 ANSYS 软件介绍第61页
        4.2.2 多股流换热器管板基本参数第61-63页
        4.2.3 多股流换热器管板模型简化第63页
        4.2.4 单元类型选择第63-64页
        4.2.5 划分网格第64-65页
        4.2.6 载荷及边界条件第65-66页
    4.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管程通道排列方式对管板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第67-82页
    5.1 不同管程通道排列方式下的管板温度场分析第68-74页
        5.1.1 管板整体结构温度场第68-70页
        5.1.2 管板温度场第70-73页
        5.1.3 管板温度场路径分析第73-74页
    5.2 不同管程通道排列方式下的管板应力场分析第74-81页
        5.2.1 温度载荷单独作用下的管板应力场第74-76页
        5.2.2 温度载荷和管程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管板应力场第76-79页
        5.2.3 温度载荷和壳程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管板应力场第79-81页
    5.3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结论第82-83页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附件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墙式切圆燃烧冲蚀磨损与高温腐蚀的耦合作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直接力和气动力复合控制的空空导弹控制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