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9-11页 |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11-15页 |
(一)西方国家对日本公民社会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日本国内关于其公民社会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三)国内关于公民社会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当代公民社会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 第18-28页 |
一、公民社会的概念界定 | 第18-26页 |
(一)公民社会的内涵 | 第18-24页 |
(二)日本公民社会概念的厘定 | 第24-26页 |
二、公民社会的评价指标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当代日本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动因分析 | 第28-38页 |
一、当代日本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 | 第28-34页 |
(一)运动动员时期 | 第28-30页 |
(二)能量积蓄时期 | 第30-32页 |
(三)爆发发展时期 | 第32-34页 |
二、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发展的动因分析 | 第34-38页 |
(一)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 第34-35页 |
(二)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失败的现实需要 | 第35-36页 |
(三)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公民社会发展的社会阶级基础 | 第36-37页 |
(四)国际环境的诱导是日本公民社会发展的外部因素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当代日本公民社会的作用 | 第38-53页 |
一、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 第38-42页 |
(一)参与公共决策,监督政府权力 | 第38-39页 |
(二)畅通表达渠道,培育公民意识 | 第39-40页 |
(三)承担社会责任,弥补政府失灵 | 第40-41页 |
(四)公民社会增进社会自治,巩固民主基础 | 第41-42页 |
二、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第42-46页 |
(一)灾区救助 | 第42-43页 |
(二)环境保护 | 第43-44页 |
(三)权益维护 | 第44-46页 |
三、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46-49页 |
(一)弥补“政府失败”和“市场失灵” | 第47-48页 |
(二)有偿性经济援助 | 第48-49页 |
四、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 | 第49-53页 |
(一)有助于日本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 | 第49-50页 |
(二)利用政府的支持,以民间交流促进官方交流 | 第50-53页 |
第五章 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第53-64页 |
一、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存在的问题 | 第53-58页 |
(一)结构层面,人才不足与财政有限并存 | 第53-54页 |
(二)环境层面,环境宽松与管理无序并存 | 第54-56页 |
(三)价值层面,价值追求与实际运营存在差距 | 第56-57页 |
(四)影响层面,以延伸政府职能为主 | 第57-58页 |
二、当代日本公民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 第58-64页 |
(一)完善结构,促进人才开发与慈善捐赠 | 第58-60页 |
(二)改善环境,促进依法有序管理 | 第60-61页 |
(三)创新价值理念,促进价值和实际发展的有机融合 | 第61-62页 |
(四)扩大影响,增强独立性与自主性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简短的结语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