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3 实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2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规划和搭建 | 第15-27页 |
2.1 实验测试系统规划和搭建概况 | 第15页 |
2.2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结构设置与风机大小 | 第15-17页 |
2.3 实验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建造 | 第17-25页 |
2.3.1 风系统管路设计与风管尺寸的确定 | 第17-18页 |
2.3.2 一、二次风量实验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建造 | 第18-22页 |
2.3.3 实验用喷淋水系统 | 第22-24页 |
2.3.4 喷淋水实验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建造 | 第24页 |
2.3.5 温湿度实验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建造 | 第24-25页 |
2.4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处理空气状态变化过程 | 第25-26页 |
2.5 小结 | 第26-27页 |
3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换热原理 | 第27-33页 |
3.1 工作原理 | 第27-29页 |
3.1.1 空气与水之间的热湿交换 | 第27-28页 |
3.1.2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质交换基本关系式 | 第28-29页 |
3.1.3 水与气体流体直接交换热质传递过程总结 | 第29页 |
3.2 间接蒸发冷却过程热交换分析 | 第29-31页 |
3.3 间接蒸发冷却实验数据计算原理 | 第31-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4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研究 | 第33-45页 |
4.1 实验台的介绍 | 第33-35页 |
4.2 实验测试仪器与方案设计 | 第35-37页 |
4.2.1 实验测试仪器 | 第35页 |
4.2.2 方案设计 | 第35-37页 |
4.3 实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4.3.1 一次空气入口干球温度对换热效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2 二次空气入口湿球温度对换热效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4.3.3 一次空气流速对换热效率的影响 | 第39页 |
4.3.4 二次空气流速对换热效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5 最佳二次/一次风量比的实验研究 | 第40-43页 |
4.3.6 最佳淋水量的实验研究 | 第43-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5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数学模型 | 第45-55页 |
5.1 模型的选取 | 第45页 |
5.2 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45-46页 |
5.3 Cwb的定义,即饱和定压比热的定义 | 第46-48页 |
5.4 一次风的换热效率 | 第48-49页 |
5.5 水膜与二次空气的焓交换效率(热湿交换效率) | 第49-51页 |
5.6 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换热冷却效率 | 第51-52页 |
5.7 模型验证 | 第52-53页 |
5.8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5.9 小结 | 第54-55页 |
6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一次空气数值模拟研究 | 第55-61页 |
6.1 内插螺旋线的椭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一次空气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55-57页 |
6.2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一次空气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6.3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管实验测试与数值模拟实验对比分析 | 第60页 |
6.4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