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写及符号说明 | 第11-15页 |
1 前言 | 第15-24页 |
1.1 建阳橘柚品种特性及引种情况 | 第15页 |
1.2 柑橘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2.1 雄性不育 | 第15-16页 |
1.2.2 雌性不育 | 第16页 |
1.2.3 自交不亲和 | 第16-17页 |
1.2.4 中途败育 | 第17-18页 |
1.3 柑橘溃疡病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3.1 溃疡病发生危害状况 | 第18页 |
1.3.2 病菌特性和发病症状 | 第18-19页 |
1.3.3 抗病机理的研究 | 第19-21页 |
1.4 广西柑橘引种适应性评价 | 第21-23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1页 |
2.2.1 物候期观察 | 第24页 |
2.2.2 果实品质测定 | 第24-26页 |
2.2.3 花的形态结构观察及花粉特性测定 | 第26-27页 |
2.2.4 人工授粉试验 | 第27页 |
2.2.5 花粉管生长观察 | 第27页 |
2.2.6 早期胚胎发育的观察 | 第27页 |
2.2.7 授粉果实种子数统计 | 第27-28页 |
2.2.8 叶片结构观察 | 第28页 |
2.2.9 针刺接种试验 | 第28页 |
2.2.10 叶片内生理生化物质测定 | 第28-31页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50页 |
3.1 建阳橘柚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品质分析 | 第32-35页 |
3.1.1 生物学特性 | 第32页 |
3.1.2 建阳橘柚在南宁地区的物候期 | 第32-33页 |
3.1.3 建阳橘柚果实品质分析 | 第33-35页 |
3.1.4 建阳橘柚主要虫害 | 第35页 |
3.2 授粉特性及胚胎发育 | 第35-40页 |
3.2.1 花粉特性 | 第35-36页 |
3.2.2 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 | 第36-38页 |
3.2.3 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 第38-39页 |
3.2.4 授粉果实种子数统计 | 第39-40页 |
3.3 建阳橘柚抗溃疡病评价 | 第40-50页 |
3.3.1 溃疡病发病率 | 第40-42页 |
3.3.1.1 田间溃疡病感病率调查 | 第40-41页 |
3.3.1.2 针刺接种溃疡病菌发病率 | 第41-42页 |
3.3.2 叶片气孔密度与大小观察 | 第42-43页 |
3.3.3 叶片结构 | 第43-45页 |
3.3.4 叶片生化物质与抗溃疡病关系 | 第45-50页 |
3.3.4.1 正常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 | 第45页 |
3.3.4.2 接种溃疡病菌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 第45-46页 |
3.3.4.3 接种溃疡病菌后MDA含量变化 | 第46-47页 |
3.3.4.4 接种溃疡病菌后CAT活性变化 | 第47-48页 |
3.3.4.5 接种溃疡病菌后POD活性变化 | 第48页 |
3.3.4.6 接种溃疡病菌后SOD活性变化 | 第48-50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0-56页 |
4.1 讨论 | 第50-54页 |
4.1.1 花粉育性与无核性状的关系 | 第50页 |
4.1.2 花粉管的萌发生长特性 | 第50-51页 |
4.1.3 胚胎发育与无核性状的关系 | 第51页 |
4.1.4 叶片结构与溃疡病抗性的关系 | 第51-52页 |
4.1.5 叶片生化物质与溃疡病抗性的关系 | 第52-54页 |
4.2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