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家庭、婚姻道德论文--家庭道德论文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与当代新孝道的构建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5-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2 创新之处第16-17页
2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及流变第17-32页
    2.1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第18-21页
        2.1.1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2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包含内容第19-20页
        2.1.3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产生的根源第20-21页
    2.2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历史流变第21-26页
        2.2.1 孝道文化的初步形成第21-23页
        2.2.2 “以孝治国”的制度确立第23-24页
        2.2.3 民间的普及和强化第24-26页
    2.3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积极影响第26-30页
        2.3.1 道德观念的塑造第26-28页
            2.3.1.1 慎终追远第26-27页
            2.3.1.2 孝以立身第27页
            2.3.1.3 孝亲敬亲第27页
            2.3.1.4 推己及人第27-28页
        2.3.2 社会秩序的维护第28-29页
        2.3.3 社会政治的建构第29-30页
    2.4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局限性第30-32页
        2.4.1 生产方式方面第30页
        2.4.2 社会结构方面第30-31页
        2.4.3 阶级属性方面第31-32页
3 新孝道文化解读第32-38页
    3.1 新孝道文化的立论依据第32页
    3.2 新孝道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32-35页
    3.3 新孝道文化的教育意义第35-36页
        3.3.1 培养感恩意识第35页
        3.3.2 维护行为规范第35页
        3.3.3 履行职责义务第35-36页
    3.4 新旧孝道文化之变化对比第36-38页
        3.4.1 人文环境的变化第36页
        3.4.2 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变化第36页
        3.4.3 个人观念的变化第36-38页
4 当代大学生的孝道文化观念淡薄问题及成因第38-41页
    4.1 当代大学生孝道意识的淡薄情况第38页
    4.2 当代大学生孝道意识的淡薄成因第38-41页
        4.2.1 近代文化的冲击第38-39页
        4.2.2 社会环境的变化第39-40页
        4.2.3 家庭结构的变化第40页
        4.2.4 学校教育的缺失第40-41页
5 新孝道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实现路径第41-46页
    5.1 社会的提倡第41-42页
    5.2 家长的推广第42-43页
    5.3 学校的教育第43页
    5.4 媒体的推广第43-44页
    5.5 法制的保障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以具体普遍性为理论视角
下一篇:汉字饱和现象发生机制--来自眼动追踪与ERPs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