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论文

共生理念下的格尔敖包沟阴山岩画遗址博物馆设计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一、引言第10-22页
    (一)格尔敖包沟阴山岩画遗址博物馆设计概述第10-12页
        1.格尔敖包沟阴山岩画第10-11页
        2.遗址博物馆的设计思考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8页
        1.国内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2.国外相关研究第14-17页
        3.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三)选题来源及意义第18-19页
        1.选题来源第18页
        2.研究内容第18-19页
        3.研究意义第19页
        4.创新点第19页
    (四)研究方法第19-20页
        1.文献研究第19-20页
        2.田野调研第20页
        3.案例设计研究第20页
    (五)论文结构安排第20-22页
二、格尔敖包沟阴山岩画遗址博物馆设计的主要内容第22-34页
    (一)遗址博物馆环境设计第22-23页
    (二)遗址博物馆内容设计第23-31页
    (三)辅助设施设计第31-34页
三、格尔敖包沟阴山岩画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第34-59页
    (一)设计概况第34页
    (二)设计原则第34-35页
        1.保护第一原则第34页
        2.整体协调原则第34页
        3.文化象征原则第34-35页
        4.可持续性原则第35页
    (三)设计概念确定与实施第35-41页
        1.设计概念的来源第35页
        2.设计概念的确立第35页
        3.设计概念的深化第35-37页
        4.设计概念形象的提炼第37-38页
        5.设计概念形象的发散第38-41页
    (四)功能分析第41-43页
        1.功能分析第41页
        2.功能分区第41-43页
    (五)空间设计第43-45页
        1.空间分区第43页
        2.空间序列第43-44页
        3.动线设计第44-45页
    (六)博物馆建筑设计第45-53页
        1.博物馆建筑与环境分析第45-46页
        2.博物馆建筑设计第46-47页
        3.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第47-52页
        4.博物馆建筑材料设计第52页
        5.博物馆环境设计第52页
        6.博物馆环境照明设计第52-53页
    (七)博物馆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第53-54页
        1.绿色能源设计第53-54页
        2.资源利用可循环设计第54页
        3.废物处理与利用设计第54页
    (八)岩画衍生品设计第54-59页
四、结论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附录第61-171页
致谢第171-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旅互动视角下城市游憩商业区优化发展研究--以苏州观前地区为例
下一篇:新型集中社区公共空间满意度研究--以苏州边缘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