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0.2 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9-10页 |
0.3 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1 科达股份虚假信息披露案件介绍 | 第11-15页 |
1.1 案件过程 | 第11-12页 |
1.2 处置情况及最终结果 | 第12-13页 |
1.3 本案例引发的争议 | 第13-15页 |
1.3.1 复杂的产权控制关系 | 第13-14页 |
1.3.2 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 第14-15页 |
2 案例分析 | 第15-24页 |
2.1 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基本类型 | 第15-17页 |
2.1.1 信息披露不真实 | 第16页 |
2.1.2 信息披露不及时 | 第16页 |
2.1.3 信息披露不充分 | 第16-17页 |
2.1.4 信息披露不主动 | 第17页 |
2.2 内部人控制现象及道德风险 | 第17-18页 |
2.3 信息披露监管不足 | 第18-21页 |
2.3.1 证监会监管力量薄弱并缺乏透明度 | 第18-20页 |
2.3.2 证券交易所缺乏独立性 | 第20页 |
2.3.3 中介机构失职 | 第20-21页 |
2.4 地方政府的视而不见 | 第21-22页 |
2.5 信息披露法律不完善 | 第22-24页 |
2.5.1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和审计监督的缺陷 | 第22-23页 |
2.5.2 处罚力度小 | 第23-24页 |
3 防止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对策 | 第24-31页 |
3.1 加强实质性审查 | 第24-26页 |
3.1.1 加强内部审计 | 第24页 |
3.1.2 发挥董事会、监事会职能 | 第24-25页 |
3.1.3 加强对会计事务所的监管 | 第25-26页 |
3.2 完善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 第26-28页 |
3.2.1 完善证监会的监管作用 | 第26-27页 |
3.2.2 强化各监管部门的协作关系 | 第27页 |
3.2.3 扩大监管机构与群众合作,强化社会效应 | 第27-28页 |
3.3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 | 第28-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