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劳动关系主体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序言第9-10页
一、 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0-14页
    (一) 劳动关系主体的内涵第10-12页
        1.劳动关系主体的概念第10-11页
        2. 劳动关系主体的特征第11-12页
    (二) 劳动关系主体的构成第12-13页
    (三) 劳动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区别第13-14页
        1.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第13-14页
        2.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区别第14页
        3. 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的区别第14页
二、 域外劳动关系主体制度法律规定和借鉴第14-20页
    (一) 域外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法律规定第15-17页
        1. 英美法系劳动关系主体制度法律规定第15-16页
        2. 大陆法系劳动关系主体制度法律规定第16-17页
    (二) 域外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法律借鉴第17-20页
        1.明晰的劳动者内涵概括与外延排除第18-19页
        2. 清晰的雇主内涵概括与弱势排除第19页
        3. 明确的劳动关系主体认定标准第19-20页
三、 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法律分析第20-23页
    (一) 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立法现状第20-22页
        1. 关于劳动者的法律规定第20-21页
        2.关于用人单位的法律规定第21-22页
    (二) 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不足第22-23页
        1. 劳动者无内涵界定且外延排除不全第22页
        2. 用人单位内涵空白且外延模糊第22-23页
        3. 劳动关系主体认定标准模糊第23页
四、 完善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法律建议第23-30页
    (一) 劳动者的内涵界定及外延排除第23-24页
    (二) 用人单位内涵界定及外延排除第24-25页
    (三) 劳动关系主体一般认定标准第25-30页
        1.劳动者的一般认定标准第26-28页
        2. 用人单位的一般认定标准第28-30页
结语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致谢第33-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租赁汽车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