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辽宁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动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内外关于区域系统的研究第10-11页
        1.2.2 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研究第11-12页
        1.2.3 辽宁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页
    1.4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第13-15页
2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相关理论与内涵第15-21页
    2.1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第15-17页
        2.1.1 系统理论第15页
        2.1.2 协同理论第15-16页
        2.1.3 循环经济理论第16页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6-17页
    2.2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特征第17-21页
        2.2.1 协调发展的内涵第17-18页
        2.2.2 区域系统的内涵第18-19页
        2.2.3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特征第19-21页
3 区域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第21-25页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1-23页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第21-22页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第22-23页
    3.2 系统协调度计算方法第23-25页
        3.2.1 数据预处理第23页
        3.2.2 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第23页
        3.2.3 系统协调度第23-24页
        3.2.4 系统协调度的类型划分第24-25页
4 辽宁省区域系统协调度分析第25-44页
    4.1 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第25-33页
        4.1.1 经济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第25-27页
        4.1.2 社会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第27-29页
        4.1.3 人口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第29-31页
        4.1.4 资源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第31-33页
    4.2 辽宁省区域系统协调度时空演变第33-39页
        4.2.1 辽宁省 14 个市系统协调度第33-36页
        4.2.2 辽宁省及三大经济区域系统协调度第36-39页
    4.3 辽宁省区域系统协调度分析第39-42页
        4.3.1 总体上呈良性发展趋势第39-40页
        4.3.2 市域系统协调度类型以基本协调和比较协调为主第40页
        4.3.3 系统协调度区域差异较显著第40-41页
        4.3.4 区域系统协调度呈东高西低的格局第41页
        4.3.5 市域协调发展类型分化较显著第41-42页
    4.4 协调度制约因素分析第42-44页
5 促进辽宁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建议与措施第44-47页
    5.1 关于经济子系统制约型地区系统协调发展的建议第44页
        5.1.1 推动产业机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44页
        5.1.2 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第44页
    5.2 关于社会子系统制约型地区系统协调发展的建议第44-45页
        5.2.1 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第44-45页
        5.2.2 合理分配公共资源,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第45页
    5.3 关于人口子系统制约型地区系统协调发展的建议第45-46页
        5.3.1 稳定人口增长率,控制人口快速增长第45页
        5.3.2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第45-46页
        5.3.3 优化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46页
    5.4 关于资源环境子系统制约型地区系统协调发展的建议第46-47页
        5.4.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第46页
        5.4.2 强化环境法制体系建设,推进节能减排第46-47页
6 结论与讨论第47-48页
    6.1 结论第47页
    6.2 讨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中的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