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家庭、婚姻道德教育论文

传统家训在当前家庭美德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1.2 实践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访谈法第15页
        1.3.2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1.3.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4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第16页
    1.4 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16-17页
        1.4.1 创新点第16页
        1.4.2 不足之处第16-17页
2.传统家训概述第17-25页
    2.1 家训的概念与内涵第17-19页
        2.1.1 家训的概念第17-18页
        2.1.2 家训的起源与发展第18-19页
        2.1.3 家训的特点第19页
    2.2 家训的内容第19-22页
        2.2.1 以孝敬、勤俭为主的治家和持家之道第20-21页
        2.2.2 以勉学、信义为主的修身和涉世之法第21页
        2.2.3 以精业、忠诚为主的敬业和爱国之心第21-22页
    2.3 传统家训的教育方法第22-25页
        2.3.1 严教与慈教相济第22-23页
        2.3.2 言传与身教结合第23页
        2.3.3 读书与躬行并重第23-25页
3.传统家训与当前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在联系第25-36页
    3.1 家庭美德建设的五个要素第25-30页
        3.1.1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善待子女是必要的道德准则第25-26页
        3.1.2 男女平等:人格独立的男女关系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第26-27页
        3.1.3 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幸福的保证第27-28页
        3.1.4 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消费观是家庭经济生活的基础第28-29页
        3.1.5 邻里团结:互尊互助的邻里关系是家庭外部环境的支撑第29-30页
    3.2 传统家训是当前家庭美德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第30-33页
        3.2.1 传统家训中的孝长睦亲思想与尊老爱幼内在统一第30-31页
        3.2.2 传统家训中的糟糠不弃思想对男女平等有借鉴意义第31页
        3.2.3 传统家训中的合义而顺思想与夫妻和睦融会贯通第31-32页
        3.2.4 传统家训中的俭以养德思想与勤俭持家一脉相承第32页
        3.2.5 传统家训中的和待相邻思想与邻里团结有参考意义第32-33页
    3.3 当前家庭美德建设赋予传统家训新的时代内涵第33-36页
        3.3.1 新的教育理念:从忠于封建君主到热爱国家第33-34页
        3.3.2 新的教育主体:从家长权威到家庭成员互相学习第34页
        3.3.3 新的传播范围:从家庭内部相传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方式第34-36页
4.我国当前家庭美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6-47页
    4.1 当前家庭道德欠缺的表现第36-42页
        4.1.1 不赡养老人事件频发第36-38页
        4.1.2 子女教育缺乏科学性第38-39页
        4.1.3 婚姻关系缺乏稳定性第39-41页
        4.1.4 邻里之间疏于沟通第41-42页
    4.2 当前家庭道德欠缺的危害第42-44页
        4.2.1 家庭道德欠缺导致家庭生活不和睦第42-43页
        4.2.2 家庭道德欠缺导致社会人际关系不协调第43页
        4.2.3 家庭道德欠缺导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难有突破性进展第43-44页
    4.3 当前家庭道德欠缺问题产生的原因第44-47页
        4.3.1 传统美德遭受漠视,家训在现代社会遇冷第44-45页
        4.3.2 对外交流日益密切,东西方价值冲突加剧第45页
        4.3.3 复杂的网络环境导致各类思想鱼龙混杂第45-47页
5.传统家训在当前家庭美德建设中的应用第47-53页
    5.1 挖掘整理传统家训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第47-48页
        5.1.1 重视传统家训的教育价值第47页
        5.1.2 组织专家成立家训研究团队第47-48页
        5.1.3 深入挖掘弘扬家庭美德的榜样人物第48页
    5.2 传承弘扬传统家训创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第48-50页
        5.2.1 继承家训优良传统,防范、纠正家教偏颇第48-49页
        5.2.2 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形式,大力弘扬家庭美德第49-50页
        5.2.3 借鉴传统家训经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第50页
    5.3 科学运用传统家训提升家庭美德建设的历史文化底蕴第50-53页
        5.3.1 制订行为准则,实现优秀家训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覆盖第50-51页
        5.3.2 借鉴传统家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件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论述研究
下一篇:从“乡村集市”到“特色小镇”--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集市的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