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34页 |
1 纳米科学与技术 | 第11-18页 |
·纳米材料 | 第11页 |
·纳米材料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纳米材料的性能 | 第12-13页 |
·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能 | 第12-13页 |
·纳米材料的理化特性 | 第13页 |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3-17页 |
·纳米金的制备 | 第14-16页 |
·纳米银的制备 | 第16-17页 |
·纳米金及纳米银材料的用途 | 第17-18页 |
·纳米金的用途 | 第17页 |
·纳米银的用途 | 第17-18页 |
2 纳米材料在荧光探针中的研究及应用 | 第18-24页 |
·荧光产生的原理 | 第18-20页 |
·荧光探针的定义、特点及类型 | 第20-21页 |
·纳米材料参与的荧光探针 | 第21-23页 |
·适体技术在荧光探针中应用 | 第23-24页 |
·适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3页 |
·适体技术的优势 | 第23-24页 |
3 纳米材料在化学发光中的应用及研究 | 第24-28页 |
·化学发光的原理 | 第24-25页 |
·化学发光的分类 | 第25-27页 |
·纳米材料参与的化学发光 | 第27-28页 |
4 课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4页 |
第二章 适体修饰纳米金荧光探针检测钾离子 | 第34-46页 |
1 前言 | 第34-3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纳米金的合成 | 第35-36页 |
·荧光法检测K+离子 | 第3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机理探讨 | 第36-37页 |
·纳米金和适体DNA 浓度的优化 | 第37-39页 |
·钾离子的定量分析 | 第39-40页 |
·适体修饰纳米金探针的选择性 | 第40-41页 |
·唾液中钾离子的检测 | 第41-42页 |
4 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第三章 纳米银粒子敏化 Ce(IV)-Na_2SO_3化学发光体系机理探讨 | 第46-61页 |
1 前言 | 第46-4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7页 |
·溶液配制及材料制备 | 第47-48页 |
·标准储备液和工作液的制备 | 第47-48页 |
·纳米银粒子的制备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化学发光实验 | 第48-49页 |
·荧光光谱实验 | 第49页 |
·紫外吸收光谱实验 | 第4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纳米银对 Ce(IV)-Na_2SO_3 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 | 第49-50页 |
·机理探讨 | 第50-53页 |
·定量检测及检出限 | 第53-55页 |
·眼药水中诺氟沙星的检测 | 第55页 |
·干扰实验 | 第55-56页 |
4 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第四章 纳米银团簇的光学性质研究 | 第61-74页 |
1 前言 | 第61页 |
2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1-62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62页 |
·聚甲基丙烯酸的制备 | 第62页 |
·纳米银团簇的合成 | 第62页 |
·纳米银团簇的荧光实验 | 第62-6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1页 |
·纳米银团簇的荧光性能 | 第63-67页 |
·聚甲基丙烯酸浓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照射时间的影响 | 第64-65页 |
·pH 值对银纳米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65-66页 |
·最大发射光波长的迁移现象 | 第66-67页 |
·纳米银团簇在化学发光中的应用 | 第67-71页 |
·酸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陈化时间的影响 | 第70-71页 |
4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