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数学论文--古典数学论文

《八线备旨》在清末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3页
第一章 《八线备旨》的传入第13-25页
    1 历史背景第13-18页
        1.1 三角知识存量第13-16页
        1.2 三角数理的境遇第16-18页
    2 出版经过第18-25页
        2.1 著者第18-19页
        2.2 译者第19-23页
        2.3 出版机构第23-25页
第二章 知识结构与特点第25-43页
    1 内容分析第25-34页
        1.1 内容梗概第25-26页
        1.2 平面三角第26-29页
        1.3 球面三角第29-32页
        1.4 测量法术第32-34页
    2 若干特点第34-43页
        2.1 普及性第34-36页
        2.2 直观性第36-38页
        2.3 实用性第38-43页
第三章 清末学者的反应第43-56页
    1 《八线备旨》的影响第43-49页
        1.1 流传情况第43-45页
        1.2 数理观念的失落第45-49页
    2 《八线备旨习题详草》第49-56页
        2.1 刘鹏振的态度与选择第49-51页
        2.2 表达形式的变化第51-53页
        2.3 详草工作的性质第53-56页
第四章 走红原因与结果第56-70页
    1 《八线备旨》热的解析第56-64页
        1.1 数学教育的需要第56-59页
        1.2 传教士的推动第59-61页
        1.3 中体西用原则第61-64页
    2 《八线备旨》渐趋式微第64-70页
        2.1 数理观念的复兴第64-66页
        2.2 谢洪赉的新见解第66-70页
结语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类风险模型下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博弈问题
下一篇:基于迁移理论的高职数学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