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悬索桥论文

刘家峡悬索桥地震反应分析及减震措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桥梁震害及特点第10-12页
    1.2 国内外关于减隔震技术的发展概述第12-15页
    1.3 悬索桥综述第15-17页
        1.3.1 悬索桥的结构特点和计算理论第15-16页
        1.3.2 悬索桥的发展第16-17页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7-19页
2 结构动力特性研究分析第19-27页
    2.1 工程概况第19页
    2.2 刘家峡悬索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9-23页
    2.3 结构自振特性计算第23-27页
3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第27-50页
    3.1 反应谱分析第28-36页
        3.1.1 反应谱法原理第28-30页
        3.1.2 反应谱函数的确定第30-31页
        3.1.3 反应谱的输入及计算结果分析第31-36页
    3.2 动态时程分析第36-48页
        3.2.1 动力理论第36-39页
        3.2.2 选择合适的地震波和输入模式第39-41页
        3.2.3 位移计算结果第41-46页
        3.2.4 内力计算结果第46-48页
    3.3 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第48-50页
4 结构耗能减震措施第50-62页
    4.1 耗能装置的分类和耗能减震原理第50-53页
        4.1.1 耗能装置的分类第50-52页
        4.1.2 粘滞阻尼器耗能原理第52-53页
    4.2 液体粘滞阻尼器第53-56页
        4.2.1 液体粘滞阻尼器的构造第53-54页
        4.2.2 液体粘滞阻尼器的性能第54-55页
        4.2.3 温度变化对粘滞阻尼器的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4.3 粘滞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第56-62页
        4.3.1 线性模型第56-57页
        4.3.2 Kelvin 模型第57-58页
        4.3.3 Maxwell 模型第58页
        4.3.4 具有动态刚度的粘滞阻尼器的等效线性化模型第58-60页
        4.3.5 粘滞阻尼器的等效阻尼比第60-62页
5 结构在减震措施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第62-73页
    5.1 粘滞阻尼器的参数选择第62-63页
    5.2 结构添加减震措施后的时程分析结果第63-69页
        5.2.1 结构位移计算结果分析第63-68页
        5.2.2 结构内力计算结果分析第68-69页
    5.3 减震措施效果对比分析第69-73页
        5.3.1 位移结果对比分析第69-70页
        5.3.2 内力结果对比分析第70-7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总结第73-74页
    6.2 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线铁路桥墩早期裂缝的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桥墩钢骨混凝土塑性铰抗震延性性能分析